-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应激及应对研究述评.doc
心理应激及应对研究述评
【摘 要】首先,简单介绍了心理应激的发展背景、内涵及与心身疾病的关系问题。其次,对应激的应对方式的内涵与分类进行简要阐释。再次,分别从大学生与地震灾区两个方面对心理应激与应对方式进行探讨分析,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应激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后,总结心理应激与应对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对应激应对研究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心理应激 应对方式 心身疾病 应激源
1引言
关于应激的研究,最早始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医学领域,由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e开创。他在早期著作中将应激现象定义为一般适应综合征,之后才提出应激这一概念。他最初认为,应激是指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由加在机体上的许多不同需求而引起,并且是非特异性的(金怡,姚本先,2007)。
在Selye之后,有很多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应激重新进行界定。Lazarus把应激定义为是内部需要或环境超过个体的社会系统或机体组织系统的适应能力。现代应激理论认为,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和应对的过程。
2心理应激
2.1心理应激的内涵
心理应激是机体对紧张刺激物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适应反应,并将这种反应划分为警觉、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张宁,孙越异,2006)。警觉阶段,是个体遭遇应激源冲击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出现生理症状,之后个体会调动资源引发情绪、增加紧张度、提高敏感度与警戒水平、调动自我控制力、评价事件等。抵抗阶段,个体试图找寻应对方法,增强自身认识和处理能力,消除不良心理反应,恢复心理内稳态,防止犀利崩溃,此时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也显著增加。衰竭阶段,个体应对手段失败,心理防御机制夸大不恰当,出现心理代偿表现,若这一状态持续下去,会出现全面崩溃反应,出现暴力、淡漠或木僵等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进入衰竭是一个逐渐长期的过程。
2.2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2.2.1心理应激与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它发病的起因有很大一部分与心理因素有关。沈贵林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与健康人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二者在生活事件单位、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以及人格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其中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生活事件单位、消极应对方式以及艾森克人格量表中的神经质一项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用多元回归进一步分析后发现,消极应对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2.2.2心理应激与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其病因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因素有关。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下,有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会发生紊乱,导致有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心理应激还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通过改变免疫反应性而促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敖海清,徐志伟,严灿,2004)。因此,心理应激的发生不仅有生物生理因素,还有社会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起作用。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心理应激可对机体产生全身性的影响,从而导致多个系统的功能改变或器质性损害(敖海清,徐志伟,严灿,2004)。
2.2.3心理应激与精神疾病
心理应激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发生密切相关,抑郁或焦虑的发生通常是反复心理应激的结果。在大鼠实验研究中发现,采用束缚、电击、旋转、夹尾、冰水游泳等应激方法能够使大鼠产生抑郁或焦虑反应。人长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下,其精神状况会逐渐恶化,产生抑郁或焦虑的情绪生理反应。关于心理应激影响精神疾病,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腺轴为中心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来影响大脑某些脑区如:海马、蓝斑核等的功能,引起这些脑区的功能紊乱甚或器质性损伤,从而导致各类精神性疾病的发生(敖海清,徐志伟,严灿,2004)。
2.2.4心理应激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心理应激对其起直接影响作用。有研究发现,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前比其他人遭受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与长期不协调的心理社会环境及各类生活事件有密切联系。邹之光在研究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病例中发现,发病前六个月的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事件的强度与发生频率远远高于健康人群。徐俊冕发现心绞痛的病因中情绪变化占18.75%。心理应激也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诱因。在强烈的紧张焦虑、痛苦愤怒和情绪过度压抑等状态下,个体血压会明显升高;长期处于这些状态下,个体会诱发高血压。这些因素成为高血压的诱发因素,这可能与生活满意度或心理卫生状况有关。
3应对
应激应对是指个体对付难题使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绪的过程(伍至臻,2005)。在发生严重心理应激情况下,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并改善应对策略和适应能力,可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