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逻辑性生物课堂构建的策略.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谈逻辑性生物课堂构建的策略.doc

漫谈逻辑性生物课堂构建的策略   近年热播的侦探剧《神探狄仁杰》之所以引起人们乐此不疲的观看,原因就在于狄仁杰的破案过程极具逻辑性,紧紧抓住观众好奇心理,让人置身其迷雾般的情节之中,凸显破案的曙光。反观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倘若课堂教学节奏在逻辑性方面欠缺的话,又如何抓住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之心呢?而充满逻辑性的课堂,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让课堂不再沉默和被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一定要对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寻找二者最佳的结合点,让我们的生物学课堂像案件侦破那样,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由表及里,直至挖掘出问题的本质。这也是笔者从教以来的追求,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不停地探究与实践着。   一、 分析概念中的中心词,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教材中的种种概念是生物学科的主干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正确理解,是学生灵活运用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核心概念,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概念之后,根据其中的中心词,顺应学生的思维顺序,提出具有一定逻辑性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链。下面以基因重组的概念教学为例展开说明。   1.学生的理解误区   学生常常误认为:(1)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过程中;(2)难以理解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而引起的基因重组现象,极易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相混淆。   2.教学过程的设计   可根据概念中的有性生殖、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等关键词,提出如下问题:(1)基因重组发生在什么样的生殖过程中?(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是什么?(3)基因重组发生在哪种细胞分裂方式中?(4)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属于哪一类基因?(5)这类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什么时期?这与哪一种遗传定律相吻合?(6)基因重组还可以发生在哪个时期?请画示意图说明。通过对上述逻辑性很强的、层层递进的问题的探究,就可很容易地使学生明白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即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同时还可以发现在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现象。   3.其他案例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染色体组等概念的教学,均可根据学生易犯的误区,精心设置一系列在理解概念上具有很强逻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具有重重陷阱的生物学知识,以求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境界。   二、 按照生命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设计启发性的问题串   生物界本身就是由一幅幅永不停息的生命画卷组成的,其中有表现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宏观方面的,更多的是分布在细胞内微观的、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生命活动。因此,我们的课堂决不能上成“静态”的生物课,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意识到生命科学的动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模拟动画让学生想象微观的动态生命变化,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生命是持续变化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下面以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为例说明。   1.学生的理解误区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极具抽象性,而且其中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点较多,掌握的难度较大。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该节知识的理解误区常常有:(1)转录过程与DNA复制过程中模板、原料、酶、碱基配对情况易于混淆,特别会误认为转录所需的酶为解旋酶、DNA聚合酶,还有许多学生会写出转录酶;(2)翻译过程中密码子的位置、种类、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3)tRNA的种类、与mRNA的关系、与所运输氨基酸的关系;(4)翻译动态过程的理解,如核糖体是如何以mRNA为模板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如何理解一个mRNA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这些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或多肽相同吗?如何判断翻译的方向?(5)DNA中所含碱基的至少数、mRNA中所含碱基的至少数、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量关系。   2.教学过程的设计   可依据基因表达中转录和翻译的先后顺序,循着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情境导入:多媒体投影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正常人的红细胞,并给出血红蛋白分子的部分氨基酸顺序以及相关的DNA序列,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何关联?学生很容易分析出其对应的答案:血红蛋白质异常、血红蛋白基因异常,而且后者是产生前者的原因。教师画出基因和蛋白质二者之间的关系:基因控制蛋白质体现性状。继而提出问题(2)基因是一类什么样的物质?其主要的载体是什么?(3)染色体位于细胞的哪个位置?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什么?(4)染色体能否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指导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若不能,二者之间需要什么物质来传递信息呢?(5)RNA为何能充当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