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doc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活动。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实效性;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一、实效性的意蕴 实效性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实践 1.教学观念多元化 (1)教学统一、知行合一的探究教学观 教学统一:教和学是同一活动中的两个要素,共同的教学目的使双方成为目标和情感的共同体。它们的本质是统一的,在探究教学中,教必须为学服务,使二者统一起来。 知行合一: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探究活动中要防止只重知不重行的“形式”探究。 案例1:铝与氧气的反应教学片段 [实验1]分组实验,每组一位同学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学习活动1:汇报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实验2]另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加热至熔化。 学习活动2:汇报实验现象,小组展开讨论,探讨氧化膜的形成机理。 学习活动3:假如铝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情况又会怎样? [实验3]学生进行铝条的“毛刷实验”。 学习活动4:总结归纳,形成对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膜的认识。 这一探究教学过程就实现了教学统一和知行合一。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铝和氧气反应形成的认识与仅靠教师的讲述所形成的认识的效果将大相径庭。 (2)静态内容、动态过程的生成教学观 案例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习题课教学片段 学习任务1:分析下列试剂哪些能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并使溶液显碱性?请说明理由。A.HCl,B.NaHSO4,C.NaOH, D.NaHCO3。 学习活动1:学生认真思考、汇报结果。A、B、C均抑制了水的电离,使电离平衡左移。排除法,所以选D。 学习任务2:为什么D.NaHCO3符合题意? 学习活动2:NaHCO3电离出的HCO3-结合了水电离出的H+,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最终OH-离子的浓度大于H+离子的浓度,使溶液显碱性。 学习活动3:一名学生提出:HCO3-结合了水电离出的OH-生 成CO32-离子和水,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最终H+离子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使溶液显酸性? 学习任务3:这是始料未及的问题。我略加思索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第一位同学讨论的是HCO3-的水解过程,水解会使溶液显碱性;而第二位同学的观点实际上考虑的是HCO3-的电离过程,电离会使溶液显酸性?那么溶液最终显酸性还是碱性呢? 学习活动4:学生分析讨论后,认为取决于电离和水解的程度。 学习任务4:测定NaHCO3溶液的pH。 经过讨论,学生对酸式盐溶液酸碱性特殊性的认识更加深 刻了。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实效性的化学课堂要求教师能将静态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真正融入互动的课堂,促使学生在更大的空间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 2.教学模式研究化 (1)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情绪体验的教学方法。如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史为情境切入课题,以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追寻科学发展的轨迹,获得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使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本质有更正确又清晰的认识。 (2)问题教学模式 案例3:《电解池》的教学 问题1:能不能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学生活动1:将两根石墨棒用导线相连插入盛有CuCl2溶液 的烧杯,观察现象。 问题2:为什么该装置能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学生活动2: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提示:通电前,CuCl2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如何运动? 通电后,这些微粒如何运动? 到达两极后,阴、阳离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3:怎样表达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过程? 学生活动3:书写电解CuCl2溶液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 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营造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设计解决方式,从 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主动获得知识体系,并对电解原理有了深刻的认识。 3.教学策略多样化 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是信息的运用者,在信息的运用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4:必修2“开发利用金属矿物” 学习任务1:将班级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采集金属铝的冶炼发展史和冶炼方法的信息并制成幻灯片。第二组采集金属铁的冶炼发展史和冶炼方法的信息并制成幻灯片。第三组采集金属银的冶炼发展史和冶炼方法的信息并制成幻灯片。 学生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采集信息并制成幻灯片。 学习任务2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