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人物对话的魅力.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品质》:人物对话的魅力.doc

《品质》:人物对话的魅力    教学小说《品质》,很多教师都会介绍课文作者高尔斯华绥获得诺贝尔文学的颁奖词――“描述的卓越艺术”,但大多数学生读了课文似乎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的感觉。不少教师试图从人物外貌描写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解读人物的性格特点;而学生又觉得课文中的外貌描写实在太“概念化”,不生动。    其实,如果我们跳出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解读小说的习惯性思维,对课文稍加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品质》全文主要由八组人物对话构成,前七组是“我”与格斯拉的对话,后一组是“我”与“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的对话。细察这些对话的描述艺术,则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把握《品质》的艺术匠心。    一、对话的性格化:“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在小说中,“人物的德行,可以通过作者的叙述或描写人物的行为实现,也可以通过对话实现,并且对话可能是最好的方式。”①鲁迅先生也说过,出色的人物对话描写,应该“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②。    在《品质》中,格斯拉的品质,主要是在与“我”的对话中一步步地展现并丰满起来的。我们先来看前七次对话中格斯拉的话语。    “我”问“格斯拉先生,做靴子是不是很难的事呢?”这时,格斯拉回答说:“这是一种手艺。”语言简洁朴实,语气没有夸耀,却流露出一种以做靴子为荣的自豪感。    对话中先后有两次提到:“多么美的一张皮啊!”“这是一张美丽的皮革。”放在与顾客交往的过程中,格斯拉这两句话有点突兀,但看似不顾顾客反应的“自说自话”倒是反映了他的真性情:他把做靴子当作一种挚爱的事业。这么文绉绉的话只能出现在格斯拉的口中,那个年轻鞋匠惯于讨好的话语中不可能自我欣赏地赞美皮革,他说格斯拉“肯用最好的皮革”,其中的“最好”也只是价钱贵的“东西”。    当“我”说“上一双在城里散步的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时,格斯拉当即说:“把靴子送回来!”“我想看一看。”“有些鞋子,做好的时候就坏的。如果我不能把它修好,就不收你这双靴子的工钱。”这显然是与顾客的交际语,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意思明了:为顾客负责。    唯有一次,有点不善言辞且不主动招呼更不会讨好顾客的格斯拉,主动发话:“那不是我做的靴子。”“这些大公司不顾体面。可耻!”“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过后你会明白的。”虽不是长篇大论,大加鞭挞,却也颇具愤激意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手艺人”的格斯拉的是非底线。对他的话,我们不要停留在“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的“不满”上,而应全面解读,格斯拉认为“可耻”的,其实主要还不是“垄断”,还不是“做广告”,而是“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不靠工作”,才是其指责的重点,足见其职业品格的坚守。    正因为如此,格斯拉对环境的变化更多的是无奈而非愤慨:“人们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他的善良把问题的实质指向了自我,这从他在对话中对其哥哥的说法中也可以看出:“我过得很好,但是我哥哥死掉了。”“他是个好人,他会做好靴子;但是他死掉了。”“他失掉了另外一间铺面,心里老是想不开。……”他的内心是细腻的、柔软的。    当然与其哥哥相比,格斯拉其实也是有“变”的:“我可以做时新的式样。你的脚恐怕长大了吧。”只是他的人品和鞋品没有丝毫的变化,所以在最后一次与 “我”的对话过程中,作者加入了这样的叙述:“他非常迟缓地照我的脚形画了样子,又摸摸我的脚趾……”这是他在生命最后阶段的表现,印证了他对品格的坚守。    可见,在前七次对话中,表现了格斯拉对事业的自豪与执著、对顾客的诚信与负责、对时代变化的无奈与不满;同时表现“我”的理解与尊崇、同情与怜悯。    二、对话的视点性:“显示”中拓展作品内涵    除了表现人物性格,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还可以展现作者叙事的视点,对话的转换或跳跃,意味着叙事视点的变化。《品质》全文叙述视点是“我”的角度,但是,对于格斯拉最后饿死的结局及其原因,“我”的视角是难以表现的。于是“我”不再作叙述与评价,让年轻人的话直接“显示”。对格斯拉这一形象及其故事的视点的转换,给我们留下了更大的解读空间。    首先,作者让这位年轻人用他自己的话来“显示”,在他的言语、口吻中,自然地“显示”出他自身的情感倾向和性格特点。我们不妨抓住这位年轻人的几句话来分析。    “慢性饥饿,医生这样说的!”年轻人告诉我们这个信息的同时,强调的是:我的话是有来历的,我这个人是靠得住的!年轻人在语气中不无夸耀自我、标榜自我的意味,就是对格斯拉“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的肯定也似乎是在强调年轻人自我的“公正”与“眼光”。    “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这样”中包含着否定与不屑:做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