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贫困》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的贫困》文献综述.doc

《哲学的贫困》文献综述   摘要: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著作,本文将就学界对这一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介绍和研究状况做一回顾,并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文本为参照,就学界对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做一简单梳理。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A119?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54-02   一、对《哲学的贫困》的相关翻译工作   根据学者姜海波的研究梳理,在中国最早提及《哲学的贫困》是在1903年。当时的学者赵必振在其所译日本著作《近世社会主义》(作者是福井准造)一书中首次提到了《哲学的贫困》(当时译作《自哲理上所见之贫困》)的写作过程。其后在新文化运动中,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和陈独秀都曾提到《哲学的贫困》。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一文中直接引用了《哲学的贫困》中“手推磨”和“蒸汽磨”的经典论述。陈独秀则在《马克思的两大精神》中谈到“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虽然没有专书,但是他所著的《经济学批判》、《共产党宣言》、《哲学之贫困》三种书里都曾说明过这项道理”。   有必要提及对《哲学的贫困》进行翻译的历程。在1928年,李铁声节译了书中哲学内容的片段,并以《〈哲学底贫困〉底拔萃》发表。1929年,杜竹君翻译《哲学之贫困》全文。1930年8月,巴克也摘译部分内容编译成《社会主义底基础》一书。1932年,徐德珩翻译《哲学之贫乏》使得译本更为完善。1942年至1944年,何思敬在延安中央党校完成对《哲学的贫困》一书较为权威的翻译工作,在1949年出版后先后重印7次。最权威的版本当属中央编译局编译出版的译本。自1956年起,中央编译局开始陆续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并在第4卷中收录了《哲学的贫困》全文,出版发表于1958年8月。1961年11月,人民出版社还发行了未署译者名的单行本,但正文和注释都采用的是中央编译局出版的译本,其中徐坚新译了恩格斯写的两篇序言。自1965摘要: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著作,本文将就学界对这一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介绍和研究状况做一回顾,并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文本为参照,就学界对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等问题做一简单梳理。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A119?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54-02年起,中央编译局又编选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其中节选了《哲学的贫困》第二章的部分内容。《选集》第二版于1995年6月出版,对以往的内容做了修改。此外,2009年12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也节选了《哲学的贫困》第二章的部分内容。   上述翻译工作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本文基础,但在早年并没有对《哲学的贫困》展开深入研讨,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并没有认清这一文本的价值,另一方面则在于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前,社会政治的动荡极大地影响了学术研究,使得相关研究工作进入停滞状态。   二、文本研究的基本情况   在1978年,《哲学研究》在1978年第1期发表了海外华人学者刘惠林的《〈哲学的贫困〉与〈贫困的哲学〉》疑问,首先开启了对《哲学的贫困》的思想研究。当时学术界对这篇文章的反响如何现在已很难清楚。自1980年代开始,学术界对《哲学的贫困》的研究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先后发表了8篇研究文章,论题涉及《哲学的贫困》与《资本论》之间的联系、无产阶级专政、对《哲学的贫困》思想史地位的评价、《哲学的贫困》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等,这些论题直到今天仍然在讨论中。   1997年是《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周年,在此前后学术界对其研究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仅在1997―1999的三年内共发表10多篇相关论文。1997年,为纪念《哲学的贫困》发表150周年,学者们在南京召开了学术讨论会。孙伯?、陆剑杰、王金福、张一兵等学者就《哲学的贫困》的研究现状、它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哲学的贫困》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论的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南京社会科学》也在其1997年第10期开辟专栏,就《哲学的贫困》相关研究发表了8篇论文,论题包括:邓小平改革理论与《哲学的贫困》思想的契合(孙伯?)、《哲学的贫困》中的雇佣劳动概念(杨建平)、社会批判方法(陈胜云)、面对现实的科学历史原则(张一兵)、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哲学视域(仰海峰)、分工与马克思批判话语的变革(张溟久)以及《哲学的贫困》蕴含的理论张力(文析东)。在此后两年,学术界又发表了几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