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义》中“兄”的泛化用法及文化内涵.docVIP

《隋唐演义》中“兄”的泛化用法及文化内涵.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演义》中“兄”的泛化用法及文化内涵.doc

《隋唐演义》中“兄”的泛化用法及文化内涵   内容摘要:亲属称谓的泛化,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隋唐演义》是清朝著名的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其中亲属称谓“兄(哥)”的泛化使用反映了宗法制度、礼让文化、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在语言中的影响,透视出当时的家庭制度和社会关系。   关键词:《隋唐演义》 “兄(哥)”的泛化 文化内涵   亲属称谓的泛化,是指用亲属称谓称呼非亲属关系人员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亲属称谓的泛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古代宗法制度使中国人的心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家本位”思想,再加上我国崇尚的礼让文化,使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为密切双方关系,缩短彼此间心理距离,实现交际目的而广泛地运用泛化亲属称谓。   《隋唐演义》是一部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塑造了众多忠孝仁义的英雄形象,英雄之间称兄道弟,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重要的文化特征。“兄(哥)”,在《隋唐演义》中泛化使用的较多,本文拟对“兄(哥)”的泛化用法加以分析并阐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   《隋唐演义》中“兄(哥)”的泛化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江湖上声望和地位较高者的敬称。如:   张公谨摇手大叫:“……此乃素常闻名秦叔宝兄长。”(第十二回,P99)   伯当又问:“兄在此曾会单二哥么?……”(第九回,P70)   第一例,是张公谨对秦叔宝的称呼,第二例,是王伯当对单雄信的称呼。秦琼和单雄信是《隋唐演义》中的两位核心英雄,江湖上的声望极高。   古代社会中讲究“序”,“长幼有序”、“传长不传幼”,因此,“长兄”在家族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故“兄(哥)”这一称呼,在社会交往中亦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表现对称呼对象的尊敬之意。   2.对地位较低或年龄较小者的敬称。如:   叔宝道:“二哥且慢着,我还不去。”(第七回,P52)   雄信道:“动问仁兄,济南有个慕名的朋友,兄可相认否?”(第九回,P66)   “二哥”,是秦叔宝对饭店老板的称呼。古代社会中,饭店老板在社会中的地位极低,秦琼与此人称兄道弟,表现出他个人修养及对对方的尊重。“仁兄”,是单雄信对秦叔宝的称呼。这时,秦叔宝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卖马者,而单雄信对一个素不相识的穷苦卖马者称呼“仁兄”,体现出他的礼貌和修养,表敬语素“仁”,更表现出他对对方的尊重。   儒家文化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礼”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不同于“礼貌”,其本质是等级制度,讲究长幼尊卑有序。不同辈分和社会等级的成员,其地位尊卑有着差别,决不可混淆。但过分地强调尊卑,必定使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的和谐也将不复存在,故“让”文化应运而生。《礼记?曲礼上》:“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它要求在恭以待人的同时要谦以待己。《隋唐演义》中,“让”文化随处可见,年长者对年幼者或地位较高者与地位相对低者亦称兄道弟。   3.对素不相识之人的称呼。如:   这小子方才喜欢道:“你就是秦叔宝哥哥么?……”(第三十七回,P310)   叔宝举手问道:“列位老哥,蔡太爷怎么这早晚不坐堂?”(第六回,P47)   “哥哥”,是罗士信对素不相识的秦叔宝的称呼。“老哥”,是秦叔宝对衙门中戏耍的少年的称呼。   古代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家与国“同构”,因此形成了家庭通天下的传统文化。受到家天下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心中形成极强的家庭观念,故在社会交际中,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便想纳入自己的家庭组织。《隋唐演义》中,即使陌生人,路途相遇,彼此亦称兄道弟,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亲近之意。这是家文化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等思想的体现。   《隋唐演义》中亲属称谓“兄(哥)”的泛化使用,反映了宗法制度、礼让文化、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在语言中的影响。通过对其研究,可反映清朝初期泛化亲属称谓的一些特点,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泛化亲属称谓的使用情况,为泛化亲属称谓的断代研究和宏观研究提供素材。同时透过亲属称谓的使用,可以透视出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并了解当时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变化。   参考文献:   [1]褚人获.隋唐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2]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张希玲 高政锐.《水浒传》中拟亲属称谓文化特征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   王娅平,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