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语文课需要一个好的“药引子”.docVIP

一节好语文课需要一个好的“药引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节好语文课需要一个好的“药引子”.doc

一节好语文课需要一个好的“药引子”   摘 要: “一篇课文可以有一千种教法”,教师的最终追求应该是“既好教,又教好”。“既好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操作;“又教好”指的是教学的效果最好。本文从如何为教学找到一个好的“药引”,即切入角度入手,试图解决上述“既好教,又教好”这一问题。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切入角度 “药引”   “一篇课文可以有一千种教法”,教师的最终追求应该是“既好教,又教好”。“既好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容易操作;“又教好”指的是教学的效果最好。做到这一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文本的自身特征和教学的实际情境等方面找到突破口,实现过程的实施,并以此为抓手,将课文、教师、学生这些课堂教学因素整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而这个突破口就是一节好课的“药引”,也就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江忠虎老师在《谈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选择》这篇文章中给我们指出了语文教学中选择切入点的原则:激趣原则、目标原则、提挈原则、养成原则。这几点原则非常有道理,是江老师多年教学的宝贵经验。笔者认为这些原则好是好,但似乎有点太宽泛了,看完后还是让人觉得不知如何具体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这样的切入点只要有一个原则就够了:既要小巧,又要宏大。“小巧”指的是切入点要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因为往往切入点越小,越能体现作者别具机杼的匠心,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进而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宏大”指的是这个切入点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既能直击文章的主旨,追根求本,究底穷源,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又能触类旁通,解决与此类似的问题。   了解了切入的原则之后,我们来看看究竟如何找到这个切入点?《高中语文教学中切入的艺术浅议》一文中举了《祭十二郎文》这篇文章为例,指出“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是确定无疑的。因此教学时设计问题‘请你谈谈文章各段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并试着读一读’”。作者指出应该从情感方面切入。但笔者认为不好,主要是作者首先就将文章中包含的情感直接告诉了学生,这就等于直接告诉了学生文章的主旨,然后再让学生分析,而不是让学生从文中亲自得到,本末倒置。笔者认为教学《祭十二郎文》这篇文章时只要告诉学生《古文观止》是这样评论这篇文章的:“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是这样评价的:“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这样就行了,学生自然就会带着“什么样的文章需要一面哭,一面写呢?什么样的文章一定会让人落泪呢”的问题去阅读文章,分析文章,自然就会得出文章的主旨,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因此笔者认为,一些名家对文章精当的点评可以作为一个突破点,这样的点“既小巧又宏大”。另外在江苏省的苏教版教材设计中,编者往往给出了一些大家对文章的解读和评价,这就为教师具体操作提供了方便。   来看另一篇文章——胡适的《我的母亲》。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我们往往会按照这样的顺序讲解文章:先找出母亲所做的事,然后分析这些事情,最后从这些事中分析出母亲的性格特点,例如:文中母亲对我做错事的处罚就突出了母亲管教孩子的严厉;母亲用舌头帮我舔眼翳则表现出母亲慈爱的一面;母亲虽说是一位寡妇却能处理好家庭的事物,表明母亲突出的治家能力。如果还是采用这样的教学,学生一定没兴趣,而且也不能深刻地揭示文章的主旨。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发现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使用了一个很频繁的副词——“从不”,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一次两次不去做一件事或许很容易,可是一个“从不”就很难了。一个“从不”或许还容易做到,但是一个个“从不”就很难。“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她的脸上从来没有一点怒色”,“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等。一个“从不”是平凡的,可是所有这些“从不”就可见母亲的伟大了。这样的一个简单副词却能凸显文章的中心,由小见大,既好操作,又能够准确深刻地把握文章的内涵,就是一个好的“药引”。因此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或句可以起到这方面的作用,我们在分析文章时应该对这类词或句有一定的敏感性,并且将其抓住。   再来看一篇文章《祝福》,文章中的祥林嫂,她三进鲁镇就是其人生的起伏。我们可从这个主要人物入手:祥林嫂每次到鲁镇,她的眼神、服饰、神态等都有不同的变化。甚至周围的人对她都有不同的态度。这些都是其悲剧命运的再现。抓住了这个主要人物也就抓住了这篇文章的内核:作者以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来再现当时整个社会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作者再现生活的重要手段,因此作者在安排文本中的人物时,总会穿插关键人物,这个人物有时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