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数学实验的有效操作.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数学实验的有效操作.doc

例谈数学实验的有效操作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提出:“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学生的动手操作确实多了,但其实多的是执行任务式、走过场式的操作,这样的数学实验低效高耗。那么,如何让数学实验真正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呢?本文就以“圆锥的体积”一课为例谈谈数学实验的有效操作。   【教学案例】   师:同学们,分组实验的步骤是,一在空圆锥杯子里面装满沙,二将其倒入空的圆柱杯子,注意观察几次装满?每小组进行实验。   师:同学们,观察空的圆柱杯子装满沙时,圆锥杯子倒了几次?圆锥和圆柱杯子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生1:老师,空的圆柱杯子装满沙时,圆锥杯子倒了3次。我觉得圆柱杯子的体积是圆锥杯子的3倍。   生2:我们组的实验也是需要3次,圆锥杯子的体积是圆柱杯子体积的三分之一。   生3:老师,我们不是啊!空的圆柱杯子装满沙时,圆锥杯子倒了4次。我们小组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四分之一。   生1:老师,我们组觉得是三分之一,不是四分之一。   生4:老师,我们汇报一下!空的圆柱杯子装满沙时,圆锥杯子不要3次就装满了啊!   师:奇怪啊!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不到三分之一?老师也来试一试。同学们请注意观察, 老师先将空圆锥杯子装满沙,然后倒入空圆柱杯子里。一次,两次,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呵呵,满了。二分之一?这是怎么回事?   学生议论纷纷。   生5:老师,你用的圆锥杯子太大了。   教师用学生进行实验的圆锥杯子第二次实验,结果3次倒满。   师:同学们,实验观察很重要!想想看,什么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6:我觉得等底等高。   生7: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 你们说说,“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又是怎么回事啊?   学生一一反馈。   ……   上述教学案例遵循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实践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给出实验步骤,然后让学生演示倒沙实验,由此小结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但是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处理忽略了学生的已有经验,用直白的实验替代了圆锥体积的直接告知,完全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需。为什么用倒沙实验找两者的体积关系?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样简单的处理方式,反而会让学生产生疑惑。   小学生的天性,导致他们对动手操作总是充满了好奇,但数学实验不仅仅是让学生产生好奇,更多的是在操作探究过程中,教会学生观察,通过观察让学生进入思维的状态。因此,数学实验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桥梁,凸显实验的独特性和实用性。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一、实验的选择应基于知识经验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这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尊重这个事实,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强加给学生。比如,学生在学习“圆锥的体积”之前,刚刚学习了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求出体积的方法,六年级上学期也解决过利用排水法求出不规则小石块体积的问题,两者的实质都是等积变形,是很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此时,为何不运用一下呢?既可以让学生联系旧知,渗透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又可以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多样。   【奇妙等积变形引入】   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做成的圆锥)谁有办法知道这个橡皮泥圆锥的体积?   生1:可以将这块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改变形状后它的体积是不变的。这样通过转化就可以求出它的体积了。   生2:(补充)还可以把它放入水槽中,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这个圆锥的体积,我们已经会求了。   师:说得多好啊!你们的意思是转化一下,通过求出与它体积相同的其他物体的体积来得到结果,是吗?   生:是的。   师:看来你们已经有自己的方法可以求圆锥的体积了,我们还没正式学就会了,真厉害!   小小的改变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要是我们要计算大型圆锥铸铁零件该怎么办呢?”显然前两种方法受到了限制,自然引出要寻求新的方法。认知的冲突,造就了探究的需要,为下一步的动手探究做了铺垫。   二、实验结论验证需依托数据分析   当探究“是否可以找到圆锥与圆柱之间的某种关系间接求圆锥的体积”这一问题时,通常教师的做法是直接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进行倒沙数学实验。   既然是数学操作实验,为什么不让学生自主进行真实的实验呢?运用给定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进行倒沙实验来证明两者的体积关系,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此,笔者改变以往惯例,而是准备了多组等底等高的圆柱杯子和圆锥杯子以及其他一些普通的圆柱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