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氨气泄漏事故处置对策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文名:氨气 化学式: NH3 氨,气态时称“氨气”,氮和氢的化合物,合成氨工业的主产品和炼焦工业的副产品,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属于第2.3类压缩液化气体和第8类腐蚀品。 体内氨主要自氨基酸代谢产生,氨是毒性物质,血氨增多对脑神经组织损害最明显。虽然氨在人体内不断产生,但肝脏有强大能力将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维持人血中氨在极低浓度。 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危化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放射性等物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保护的物品。 第一类 爆炸品 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三类 易燃液体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六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 第八类 腐蚀品 通常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常温下加压可液化,临界温度132.9℃,临界压力11.38MPa,常压下冷却到-33.35℃时液化。 液氨挥发性很强,气化时吸热很大,在-77.75℃时凝固成无色结晶。氨极易溶于水,溶解度为1:700,并放出热量。氨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弱碱性,易挥发。 自燃点630℃,在空气中遇火能爆炸。 常温、常压下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约为16%~28%(体积)。 气氨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制冷剂。直接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氨气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1)与水反应,形成氨水。 (2)与酸反应,酸碱中和,形成盐。 (3)在纯氧中燃烧,形成一氧化氮或氮气。 (4)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剧毒的氰化氢。 (5)取代反应,与光气等反应,生成一系列氨的衍生物。 (6)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 (7)与氧化物反应,实验室临时制取氨气,体现氨气的还原性。 液氨的危险类别为:第2.3类有毒气体;第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为乙类。 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 0---60摄氏度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其压力升高 约1.32---1.80Mpa,因而液氨瓶装极易发生爆炸。 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的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1)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 1、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露。 2、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露。 3、氨罐车装卸用软管泄露或爆裂。 4、氨气瓶泄露或爆炸。 包括水罐消防车、泡沫水罐车、消防水幕水带、喷雾水枪、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等。 防护器材应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湿毛巾、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全封闭式阻燃防化服、防冻橡胶手套等。 应储备的设备物资包括吊车、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救援绳索(30—50米,用于救援中毒伤员和拖曳气瓶) 、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器材和工具、防爆电筒、密封胶、稀盐酸等。 救援结束洗消时准备2---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其它常用就护药品。 (1)抢救伤员、划分区域、疏散人员 ? A救援小组:穿好全封闭防化服,戴上氧气呼吸器,在水幕的掩护下,查找泄露发生的部位及形态,寻找和抢救伤员。 B疏散小组:根据地形、风向、风速、事故设备内液氨量、泄露程度、以及周边道路、重要设施、建筑情况和人员密集程度等,对泄露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专家的指导下设定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 ?C堵漏小组:根据救援小组现场侦查获得的信息,会同专家组确定堵漏方案。如果设备有爆炸危险须迅速撤离。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