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提高教材的处理运用能力.doc
如何提高教材的处理运用能力
优秀的教师和平庸的教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优秀教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非常简单,平庸的教师把简单的内容教得非常复杂。这其中的原因,有理念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对教材研究深度存在差距,处理运用教材的能力有别。教材是许多专家和优秀教师长期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智慧的结晶。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教师教学的依托,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依据,因此,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做到“用教材教教”,而不是“教教材”。那么如何提高教材的处理运用能力呢?
1 研读教材,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存在这样的现象:①不管是原来的教材还是新教材都带有某种一厢情愿的人为设定。例如:现用的新教材每个知识板块在每个年级的教材都有安排,这样知识不系统、学生又遗忘较快,造成了知识断链的现象,加大了温故知新的难度。再如,情境图过多冲淡了学生思维,练习题设计过少等;②教材使用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便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这就决定一些反映时代的内容不可能及时地被收集进教材;③教材内容的呈现不能“穷尽”。教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态地展现给学生。例如:统计中的数据、几何知识中的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等,教材呈现的只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这样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④在教材中,素材的选择是个“例子”。在使用教材时我们可以看到教材编写者非常注重数学素材的遴选。事实上,数学知识可供选用的素材是多样的,教材选编的只是许多素材中的一个。由于不同地域的学生的生活现实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同一本教材不可能同时符合所有学生的生活现实的。
由此可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虽然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内容,但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有所选择加工,合理组织。在素材的遴选上,最好选择学生身边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例,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恰当设问,赋予教学内容探索性。
目前的课堂上,大部分课堂还存在教师提问题针对性不强或过细、过窄,缺乏思维含量,缺乏对智慧的挑战,解放了学生的口,却限制了学生的脑。因此,为了落实新课标,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要变“小步子”为“大步走”,提供给学生的问题要体现探索性,给学生留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如: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片断:
师:今年春季,校园新栽了一些树。(课件出示)①银杏树20棵;②杨树69棵。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回答,课件演示。①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3倍多9棵;②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4倍少11棵。师:现在有了4条信息,能不能选取其中两条,提出一个问题?反馈,课件出示:①学校今年栽银杏树20棵,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3倍多9棵。学校今年栽杨树多少棵?②学校今年栽银杏树20棵,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4倍少11棵。学校今年栽杨树多少棵?③学校今年栽杨树69棵,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3倍多9棵,学校今年栽银杏树多少棵?④学校今年栽杨树69棵,杨树的棵数比银杏树的4倍少11棵,学校今年栽银杏树多少棵?师:同学们提出了4个问题,前两个问题会解答吗?试试看。学生解答。师:第三个问题想试一试吗?请列式解答,学生尝试。师:谁来说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同的算法。
上面片断,教师体现了用教材的理念,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从情境出发,通过构造题目和分类,比较和整理,讨论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在解决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过程中,获取了知识。
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答案,又能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的问题可探究、能探究。
3 拉长空间,凸显教学内容的过程性
学生学习数学不是被动的吸取知识、记忆、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积极主动“再创造”过程,学生只有参与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所获得的体验才是刻骨铭心的,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如何将作为思维结果的教学内容看作思维过程的材料,把“现成”的数学变成“活动的”,学生自己重新建构的数学,是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如:圆锥体积教学。
3.1 创设问题情境。师:下面是一根圆柱体木头,张师傅想用它做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60厘米的圆锥。张师傅应该怎样做?
60厘米
20厘米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经过小组交流,总结:①截取5厘米长的圆柱形木头;②找出圆柱一个底面的中心;③沿着这个中心点和圆柱另一底面削去边缘部分。(辅以计算机媒体演示)。
3.2 猜测估计,建立联系。师:请你估计一下,这个做成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60厘米的圆锥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并说出估计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