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中国城市中的外国直接投资》.doc
在中国城市中的外商直接投资: 溢出效应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引言
本文提供了一个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是否能促进了经济增长得案例。考虑到中国城市帐户的空间依赖性,我们用地方各级政府数据建立中国城市动态面板增长的方程。我们考虑到中国城市不仅可以利用当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时也能利用周围的外商直接投资。我们确定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是通过整个中国城市形成替代互补格局。
多边发展机构声称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相当大的利益,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过渡经济体已经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放在改革章程上。领导者期待外商直接投资能够带来技术转让、管理技巧、出口市场的准入,从而鼓励国内产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技术差距的一个优先的宗旨。
然而,到目前为止溢出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确定(Agenor,2003)。Rodrik(1999)是在这个问题上经常引用:
现今的对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有积极的溢出,但是但实际证据令人警醒。
事实上,发挥不同的效果和相关数据的局限性阻止了研究人员证明从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积极效应(Javorcik ,2004)。一个有广泛的影响的实证文献显示,开放贸易或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经济有促进作用。这些分析大多基于跨国回归(Agosin, Mayer,2000;Bosworth, Collins,2000;Carkovi, Levine,2002;Edison等人, 2002)。Rodriguez和Rodrik(2001)指出该研究没有从增长的开放性考虑反向因果的关系。这些研究的另一个缺点是:不同法律制度和其他跨国机构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的增长。从而错误的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原因归结到外商直接投资,假设每个区域是一个孤立实体。空间依赖性被完全忽略,这个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偏差。在过去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的过程中都忽略了这些潜在的问题,因此先前测量的参数估计和统计都以及推论都是值得商榷的。
本文件旨在探索在一个国家(中国)内的区域差异,以减轻文献的常见缺陷。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法律制度和其他机构相对单一的国家,其他国家都遵循类似的机构变化。人均收入增长模型据的估计,依托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的方法,该模型存在内生性、变量遗漏和空间依赖性等问题。我们选择中国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其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几乎无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成为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及世界第二多得国家。1984年-1989年,中国的外伤直接投资从23亿万美元增长到500亿美元。
我们不知道某一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是否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是否使周围的地区经济增长减少,是否使该地区的收入高于周围地区。
我们的研究非常明确的显示了中国城市之间空间关系的问题。估计数据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地区和周围城市的经济都有着显著的增长。我们发现当地的外国直接投资率的提高收入存在一个标准偏差(七个百分点),同时相同比例的人均点存在着一个标准偏差(四个百分点),即在周边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率增加约5 %。此外,年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一个标准方差(50%)可以增加周围地区地人均收入10%左右。如此,我们的结论便非常明显的表明了中国城市之间的关系问题。
本文的摘要如下:第2节的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并讨论了其影响。第3节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开发实证策略用于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占空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第4节讨论在中国180个城市超过四个分时段之间的面板取得的成果1990年和2002年期间 。第5节总结。
2.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和中国的外溢
a. 外商直接投资趋势和政策
从1979年改革以来,中国已经获得了很大一部分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从限制性政策转向宽松型政策,然后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政策一般鼓励外商直接投资向更多的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 (Fung等人,2004)。在宽松的时期,中国政府在广东和福建省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特区) 和外商直接投资在这些经济特区提供特别激励政策。尽管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高度集中在这些省份,但是仍然在相当有限的数额内 (Cheung, Lin,2004)。1984年以后,海南岛和十四个沿海城市跨十省对外开放,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真正开始起飞。1990年,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变现的价值达到了3.49亿美元。这种优惠制度政策导致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东部地区,预期从沿海向内陆省份的溢出效应未能实现。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在90年代更广泛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全面推进。在1992年春天,邓小平通过了一个新方法,为更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实施了更为开放的政策。新政策和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管理法规的实施效果显著。自1992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已经加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