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无性生殖 细菌的繁殖方式很多,主要是以无性的二分裂繁殖 2.3 细菌的繁殖 形成横隔,尚未分裂的球菌 大肠杆菌 (二)有性生殖 研究表明各类细菌普遍具有有性生殖能力 雌 雄 性菌毛 1.质粒复制转移 细菌等原核生物 质粒 染色体 2.部分染色体复制转移 极少数个体可以进行,大约只占0.1~1%。但这却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提问:有性生殖意义何在呢? 种内进化、种间合作共生 特有的抗性基因可以传递给另一些种类的细菌; (三)菌落 定义—— 固体培养基上的各种菌类的“村落”。 固体培养基——固体状态的培养细菌的基质 有的是天然物质,如土豆、馒头及其他各种固体食物,微生物学研究中多使用人工制作的固体琼脂培养基。 向“营养汤”中加入琼脂(约2%)加热到100℃,然后再冷却就制成了人工固体培养基。 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容器称为培养皿。 培养皿通常称平板 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会形成各种颜色和外观的菌落。 纯化的菌落是菌种鉴定、通过诱变技术或基因工程改良的前提。 单菌落(纯菌落) 菌落形态 菌落的特征主要由各种微生物特殊的遗传特性决定,同时也与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有关 当固定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相同时,不同种类微生物形成的菌落特征是固定的,可作为微生物鉴定的重要依据。 菌落描述 a.隆起特征描述 b.边缘特征描述 c.表面特征描述 没有鞭毛不运动的细菌,特别是球菌,常形成较小、较厚、边缘较整齐的菌落;有鞭毛的细菌则较大而扁平,边缘波状、锯齿状等; 有荚膜的细菌菌落较大并且表面光滑,而没有荚膜的则表面较粗糙; 具有芽孢的细菌菌落表面常有褶皱并且不透明。 细菌菌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小、湿润、粘稠、与基质结合松散,易被剥离,质地均匀,各部位颜色一致。但不同的细菌菌落也具有自己特有的特征。 霉菌(真菌)菌落 啤酒红酵母菌 (真菌)菌落 提问:在液体中群体细菌的生存会有哪些形式? 随密度不同 或者在液体培养基表面形成膜(轻) 使培养液混浊(中) 或产生絮状沉淀(粘重,如菌胶团、活性污泥)。 第2章 环境中的微生物第2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2.1 细菌的形态 2.2 细菌的分层结构 2.3 细菌的繁殖 细菌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字,因为有很多疾病是它们引起的,如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破伤风杆菌、肺炎双球菌等致病菌对人类有害;那些腐败菌常引起食物和工农业产品腐烂变质,并散发出特殊的臭味或酸败味。 鼠疫杆菌 但是,大多数细菌是和人类和平共处的,对人类不仅无害而且有益,能给人类带来很大好处。例如:人们利用谷氨酸棒杆菌制造食用味精,用乳酸菌生产酸乳,用苏云金杆菌生产杀虫剂,利用产甲烷菌生产沼气,以及借助细菌来冶炼金属、净化污水、制作使庄稼增产的细菌肥料等。 细菌的外形与大小 细菌:单细胞不分枝的原核微生物。 细菌细胞微小而透明,通常用适当染料染色后显微镜观察 图1-1 常见的三种细菌典型形态 A.球菌 B.杆菌 C.弧菌 2.1 细菌的形态 球菌 球菌就是球形的细菌,它是这类细菌的总称,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 l .单球菌 2 .双球菌 3.链球菌 4 .四联球菌 5.八叠球菌 6 .葡萄球菌 图1-2 杆菌 细胞呈杆状或圆柱状,菌体直或稍弯,粗短或细长。末端钝圆、尖、膨大或平裁状。 直径在0.5~1um×1~5um(宽径×长) 细长的杆菌又称为? 丝状菌 可引起活性污泥膨胀——第四章、第八章 弧菌 弧菌细胞呈弧形,其中若菌体多于一个弯曲,其程度超过一圈,又称为螺旋菌。直径在0.5~5um,长度不等。 弧菌 螺旋菌 细菌细胞由外向里依次有鞭毛、菌(纤)毛、荚膜、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又有液泡、储存性颗粒、核质等。 图1-3 细菌的结构 2.2 细菌的分层结构 细胞壁 功能 提问:哪些功能? ①固定细胞外形; ②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 ③阻拦大分子物质进人细胞; ④使某些细菌具有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伤寒杆菌细胞壁中含毒素 两种最常见的细菌细胞壁结构 革兰氏染色时差异显著 1884年丹麦医师Gram所发明 革兰氏染色法 1.涂片固定 2.单染—结晶紫染液第一次染色 1min 3.媒染—碘-碘化钾溶液浸湿30S 4. 脱色—95%乙醇溶液进行颜色洗脱 5.复染—红色的藩红染液第二次染色 呈现第二次染色的效果红色;称革兰氏阴性菌(红阴G -) 细菌呈现第一次染色的效果紫色,革兰氏阳性菌(紫阳G+); G+菌细胞壁 G-菌细胞壁 G-菌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层儿科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学习班答案-2024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中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42p.pdf VIP
- 《反对党八股》名师教学课件 (1).pptx VIP
- 薛法根:《风娃娃》(二年级).docx
- 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个单词(全部含翻译-重点解析).doc
- SY∕T 4113.7-2020 管道防腐层性能试验方法 第7部分:厚度测试.pdf
- 阿里全球数学竞赛姜萍成绩造假PPT课件.pptx VIP
- FM知识考试试题-必做经典大题.pdf
- 旅游管理职业生涯规划.pdf
-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零模作文“点外卖”与“送外卖”导写(真题呈现+审题立意+素材积累+写作示例+考场范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