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副词“却”的产生与发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副词“却”的产生与发展.doc

副词“却”的产生与发展   摘 要:近代汉语副词“却”是从动词“却”的本义“退、返”发展而来的。“却”的副词用法萌生于中古之际,发展于宋元时期,明清达到高潮。到了现代汉语,“却”只用作转折副词,其他用法基本都消失了,这是语法化的结果。   关键词:却 副词 语法化   近代汉语中,“却”的含义十分丰富,但在现代汉语,它的许多用法都消失了。许多学者对“却”进行了许多探究,如景士俊的《析“却”》,董淑慧的《谈“却”字三项副词用法的演成及其与几个相关副词的平行发展》,梅立崇的《关联副词“却”试析》等。以上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副词“却”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副词“却”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副词“却”的产生   (一)秦汉的“却”   先秦时期的作品,以《墨子》《周礼》《公羊传》《吕氏春秋》《韩非子》为代表。   (1)表“退”义   ①引版而[却]。(《墨子·备穴》)   ②乃鼓退,鸣铙且[却],及表乃止。(《周礼·夏官司马》)   ③马[却]不肯进。(《吕氏春秋·季冬纪》)   (2)表“使……退”义   ①其疾斗[却]敌于术。(《墨子·号令》)   ②足以[却]敌。(《吕氏春秋·孝行览》)   ③击金而[却]之。(《吕氏春秋·慎大览》)   (3)表“推辞、拒绝”义   ①固[却]其忠信。(《吕氏春秋·先识览》)   ②夫不谋治强之功,而艳乎辩说文丽之声,是[却]有术之士而任坏屋折弓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却”在先秦时期只用作动词,最基本的语义是“退”“使……退”,再由“退”义引申出“推辞、拒绝”义,“却”在这一阶段基本上都是独立使用,或与其它动词连用,格式为“却+动”。在先秦时期“却”最常用的就是“退”“使……退”义。   汉代的作品,以《史记》《淮南子》《论衡》为代表。   (1)表“退”义   ①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史记·项羽本纪》)   ②淮阴先合,不利,[却]。(《史记·高祖本纪》)   ③夫织者日以进,耕者日以[却]。(《淮南子·缪称训》)   (2)表“去”义   ①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贤君之德,不能消[却]。(《论衡·治期篇》)   ③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史记·韩长孺列传》)   (3)表“使……退”义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史记》)   ②世则谓之能[却]蝗虫矣。(《论衡·感虚篇》)   汉代“却”作为动词较之先秦有了一定变化:首先与“却”连用的动词增多,语法环境发生变化,结合形式为“却+动”或“动+却(+宾)”,这说明“却”的结合能力在逐渐加强;其次还引申出了“驱除、消除、抵御”之义。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却”在上古时期仅用作动词,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其动词义逐渐增多,但都是从“退”义引申而来的。同时,“却”的语法环境也逐渐发生改变,结合能力不断增强。   (二)魏晋至唐五代的“却”   (1)表“退”义   ①有前一尺,无[却]一寸。(《三国志裴注·魏·武帝纪》)   ②维入北道三十余里,闻绪军[却]。(《三国志裴注·魏·王毋丘诸葛邓钟传》)   (2)表“掉”义   ①瓒骑不知是绍,亦稍引[却]。(《三国志裴注·魏·董二袁刘传》)   ②卓多力,退[却]不中,即收孚。(《三国志裴注·魏·董二袁刘传》)   (3)表“使……退”义   ①且[却]兵,但身决胜负。(《三国志裴注·魏·吕布(张邈)臧洪传》)   ②南钞汉边,北拒丁令,东[却]夫余,西击乌孙。(《三国志裴注·魏书·鲜卑传》)   ③外[却]骆谷之师,内保宁缉之实。(《三国志裴注·蜀书·蒋琬传》)   (4)表“拒绝、推辞”义   ①陶胡奴为乌程令,送一船米遗之,[却]不肯取。(《世说新语·方正》)   ②今日共为欢,卿何[却]邪?(《世说新语·方正》)   ③故知捶挞自难为人,冀小[却],当复差耳。(《世说新语·品藻》)   (5)表“驱除、消除、抵御”义   ①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抱朴子·内篇·至理》)   ②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抱朴子·内篇·地真》)   ③[却]寒以温,除热以冷。(《抱朴子·外篇·喻蔽》)   (6)表“过后、以后”义   ①[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三国志裴注·魏·武帝纪》)   ②[却]后一年,支遂殒。(《世说新语·伤逝》)   ③[却]后一月,尔乃设会。(《百喻经·愚人集牛乳喻》)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却”继承了很多前代的用法,同时也出现了新的语义,如“过后、以后”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