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国古代城市条块发展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中国古代城市条块发展特征》.ppt

* 条块特点 (P226-249) 道路 商业 居住 防御 布局 1、道路——功能由礼制占首转变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 道路的主要功能是交通。但在中国古代城市中,道路往往还是构成城市礼制风格的重要元素。 《考工记》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说明道路的宽度因交通量的大小而不同。“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说明按城市等级不同,道路宽度也不同。 唐以前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都城中,道路尺度往往是巨大的,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礼制的需要。如唐长安的中轴主干道朱雀大街宽150多米,一般城市干道在100米左右,最窄的也在60多米,远远超过了交通的实际需要。都城中有皇帝专用的御道,一般覆以特殊的材质(如黄沙)、标记(如红漆杈子),比一般道路标高要高。 中国古代城市条块规划发展 1、道路——功能由礼制占首转变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 宋开封城市道路除了交通功能外,两旁还分布着各种店铺,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并成为城市生活的中心,宽度也大为缩小,一般只有30~50米。这种趋势到宋以后的城市愈加明显,有些城市道路只达到10米左右或更窄。 古代城市道路表面多是土路,在一些重要的地段覆盖有砂石或石板。城市道路两旁也种植树木,唐长安及宋开封都有沿街植树、树种要求、管理办法等方面的记载。道路两旁有排水沟,有的是明沟,有的是暗沟。水乡城镇的道路系统与河道系统形成一个互相密切配合的系统,以苏州最为典型。 中国古代城市条块规划发展 2、商业——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市肆的发展 我国封建社会曾先后发生两次市制变革: 第一次春秋战国:“宫市”-“城市独立的集中商业区”; 第二次北宋,将集中的市制,扩大而成遍布全城的庞大的城市商业网络体系。 市不再只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分区,而是一个以全城为领域的庞大网络体系。使得市得以更有效的发挥其繁荣城市经济、便利城市居民生活的职能。 就城市规划论,第一次改革实不过为城市功能分区结构的调整,对总体布局并未形成重大的影响。第二次改革则不然,由于带动坊制改革,并为健全商业网组织的配套部署,致对城市规划影响至深。革新了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城市风貌也打破市垣、坊垣重重分割,而焕然一新。 中国古代城市条块规划发展 2、商业——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市肆的发展 延续千年的坊市制度全面崩溃,向街巷制转变。手工业出现行会组织,同一行业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或一个地区中,形成许多繁华热闹的商业街。 同时,营业时间也不再受时间限制。 城市商业面貌逐渐向近现代型转变,商业发展往往突破城垣的限制,在城门外沿江、沿河、沿路地区形成商业区。 到明清时期又发展形成城外的“关厢”地区。 突破时间、突破坊墙、突破城墙 商业网特征--点、线、面 点--散布全城,深入坊巷的的各种铺店,以及酒肆、茶坊、浴室等。 线、面--行业街市、综合街市、定期集市(庙会) 中国古代城市条块规划发展 3、居住——形态及建设总体反映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1)商代以前的城市结构很松散,城垣围护的面积主要是以王宫、宗庙为核心的宫城性质的地区,一般的住宅则大多在城垣外呈散片状分布。 (2)到了周代依附王城而建的郭城内,出现了大型的集中市场和手工作坊,商贾、手工业者和农耕者的居住密度也有较大的提高,并初步形成了“仕者近宫,工贾近市,不仕与耕者近门”的居住分异格局。此时居住区称“闾里”。里是一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是一种严格管理的居住形式。 (3)在隋唐时期这种严格管理居住制度发展到极点,形成“里坊制”。标志着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结构中礼制风格的成熟。其特征是严格管理,面积很大。 中国古代城市条块规划发展 3、居住——形态及建设总体反映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4)宋代的居住区与唐的完全不同,是由街巷联系的一群院落,虽然此时仍有坊里,但是居住地段的名称,在入口处设牌坊,上书坊名,这与宋平江府图上的描绘相似。居住区由巷(多为东西向)分割成长条地段,这个条形地段上由若干院落并联而成,巷的入口处往往有牌长楼,门楼,还有一些生活服务的小店铺,有时为安全目的也设门。 (5)到了明清时期,一般州县城中,官宦府第和平民住宅往往交错分布,手工业作坊和商业铺面也相互混杂;但在较大的府、州城中,官宦大族集中居住的府第多就近官府衙门,环境优美建筑也多为带有大小天井的院落式府第,质量较好,其周围景致较好的地段还往往辟建为私宅园林;而平民区多就近城市商业贸易活跃地段,常形成城内、城厢两大片密集的平房建筑群,沿街民居更多呈“前店后坊”或“下工上居”的基本格局,反映出传统城市空间布局中,手工作坊、商业店肆和平民居住区不相分离的总体特征。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