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_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_1966_2016_》.pdf
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
———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 ( 1966 —2003)
李 煜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代际教育不平等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 , 强调教育不平等产生机制 、具体制
度设计和社会状况背景三者间的联系 。研究发现 , 恢复高考后 , 家庭教育背景成为改革初期教育
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1992 年以后社会分化加剧 , 教育体制受市场化的冲击 , 家庭阶层背景的效用
显现 , 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转变为资源转化与文化再生产双重模式并存 。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 , 管理阶层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成其下一代的教育机会 。如果这一进程得以顺利延续和扩展 ,
那么社会分层结构很可能将因此而 日益趋向固定化 。
关键词 教育获得 制度变迁 教育不平等
( )
作者李煜 , 1969 年生 ,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上海 200020 。
教育获得是代际流动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 , 其核心问题是 , 家庭背景对子女的教育获得具
有怎样的作用 , 其作用的机制是什么 , 而这个过程又是如何随社会历史变化而变迁的 ? 布劳和
①
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 是这一研究传统的第一个里程碑 , 它确立了以微观视角的家庭资源秉赋
理论为主流的解释逻辑 , 即以家庭所拥有资源的多寡来解释其子女的教育成就 。它忽视了这样
一个事实 , 即一个社会的特定制度条件和社会结构因素对代际不平等传递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故而对教育获得的研究 , 需要将其放在一个更宏观的社会历史过程中 , 以社会变迁的视角才能
完整把握社会分层的真实过程及其演变的历史轨迹 。
1949 年以来 , 中国教育制度经历多次变革 , 从 “文革”激进的平均主义到恢复高考 , 及近
十几年来的市场化冲击 ; 与此同时 , 社会结构也从计划经济下的平均化社会向多元化分层社会
转变 。这些变迁对教育机会获得有着怎样的影响 ? 家庭背景作用是如何演化的 ? 教育机会的不
平等程度和机制如何随之而变化 ? 未来发展的态势又会怎样 ? 本文在对已有文献回顾和总结的
基础上 , 尝试提出一个代际教育不平等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 , 依据这一研究框架 , 描述和分析
中国各历史时期教育不平等状况和成因 , 并以2003 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对其进行验证 。
感谢我的导师边燕杰教授提供了 200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 。本人从边教授的精心指导中受益匪
浅 。另外 , 本文的一些观点直接得益于与刘精明教授的多次讨论 , 李路路教授对初稿的评阅对本文帮
助甚大 。感谢匿名评审人的宝贵意见和指正 。当然 , 所有文责应由作者承担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 目
( )
由国家教委 “2 11 工程”和香港特区政府大学研究资助局 “重点研究项 目” CA03/ 04 . H SS0 1 资助 ,
特此致谢 。
① Pet er Blau , and O . D . Duncan , The A me rican Occup ational S t ruct u re . New York : Wiley , 1967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