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目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有江湖的地区。 目前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被压缩在长江中下游沿岸。 血吸虫病的病例讨论 消化专业 冯省贤 概 要 患者基本情况 1 血吸虫病的概述 lick to add Title 2 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的互动 5 病人用药情况及病情变化 血吸虫病的传播及治疗 3 lick to add Title 4 病人基本情况 患者:姜×,女,77岁 既往病史:40年前行子宫切除术,其他无。 个人史:生于西安市,久居本地,幼时生活于扬州,有接触钉螺病史,其他无。 现病史 主 诉:发热伴大便不成形20天 抗炎、止泻、调节 肠道菌群等治疗 黄色稀水样便, 10次/日,无粘液 脓血,体温39℃, 无咳嗽等不适。 不发热,腹泻 2-3次/日。以 “慢性腹泻”入院, 体重较前↓2kg。 西安市第四医院 20天前 入院时 辅助检查 西安市第四医院 结肠镜 Crohn病(直肠、乙状结肠) 缺血性肠病?结肠ca? 2014.5.13 本院病理 2014.5.15 小块结肠粘膜下层血吸虫卵 沉积伴钙化。 临床诊断 出院诊断: 1.肠道血吸虫病 2.肺炎 3.帕金森病 入院诊断: 1.腹泻原因待查 肠道血吸虫病 2.肺炎 3.帕金森病 讨论的主要问题 1.血吸虫病如何传播,如何治疗? 2.药物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血吸虫病简述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 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一种严 重的地方性疾病,它是世界 上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寄生 虫病之一,俗称“鼓胀病”, “肚包”病,主要流行于亚、 非、拉美的73个国家,患病 人数约2亿。 血吸虫病的分布 血吸虫病的传播 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成 虫 虫 卵 毛 蚴 胞 蚴 尾 蚴 童 虫 成 虫 钉螺 侵入 皮肤 小静脉 淋巴系统 肺 肺内门脉系统 门脉-肠系膜系统 右心 体循环 左心 血吸虫病的分类 急性 血吸 虫病 慢性 血吸 虫病 晚期 血吸 虫病 血吸虫病的治疗 对症治疗 保肝治疗 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 主要药物:吡喹酮,WHO推荐的首选药物 理化特点 异喹啉类化合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口服有刺激性。 吸收特性 小肠内吸收。较好的脂溶性,含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促进吸收。 分布及代谢 有肝脏“首过作用”,半衰期为1~1.5 h,具有浓度依赖性,代谢产物无活性。 排泄 在肝内羟化失活后,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在体内无蓄积。 作用特点 广谱, 高效, 低毒, 疗程 短,使 用方便。 吡喹酮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不很明确 2种 学说 通过与血吸虫外皮膜磷脂相互作 用 ,改变膜的通透性 ,提高 Ca2 + 的渗透力 ,引起虫体肌肉收缩和 外皮损伤 ,经多次接触药物后 虫体死亡。 吡喹酮与血吸虫的特异性蛋白作 用 ,而不是与磷脂作用 ,这样就 可解释不同发育期的血吸虫对吡 喹酮敏感性的不同。 吡喹酮的用法用量 晚期: 根据肝功能 及全身情况 选择治疗的 剂量、时机 和疗程。 慢性: 总剂量60 mg/kg,超 过60kg按 60kg算, 2日疗法。 急性: 总剂量120 mg/kg,过 60kg,按60kg 算,一半剂 量前2日服用, 一半剂量后 4d服用。 腹水、肝昏迷史,或1年内有上消化道出血史,心、肝、肾脏 功能明显损害列为禁忌。 吡喹酮,po, tid,两餐间 服用 不同类型血吸虫病用量的区别 病程 5.16(D1) 5.18(D3) T:36.8℃,腹泻2-3 次/日,体重↓2kg 四联活菌 复方丁香罗勒 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 结肠镜:Crohn病(直肠、乙状结肠)缺血性肠病?结肠ca?;病理:小块结肠粘膜下层血吸虫卵沉积伴钙化。 T:38.5℃,腹泻4次/日 物理降温及美林治疗,其余同前 粪涂片:G+球菌30%,G-杆菌30%,G+杆菌40%,凝血六项:凝血酶原时间14.60秒 ;肝功能:ALP155.50U/L,间接胆红素2.80umol/L,总蛋白48.40g/L;血沉23.00mm/h;电解质六项 :钠134.60mmol/L 病程 5.24(D9) T:38.5℃,腹泻3次/日 腹部B超:轻度脂肪肝 ;C反应蛋白40.50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