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6(岳麓版必修二)-副本.ppt

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6(岳麓版必修二)-副本.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6(岳麓版必修二)-副本.ppt

* *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标要求: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 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认识其在实践 中的经验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阅读课文第一、二部分,思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背景不同: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误, 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政 权,新政权面临严重危机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背景不同 分配 商业 农业 工业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不同: 收归国有 大中企业: 小型企业: 实行监督 重要企业: 仍归国有 中小企业: 私人经营 余粮征集制 粮食税 取消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国家集中分配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背景不同 2、内容不同 3、影响不同: ①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背景不同 2、内容不同 3、影响不同: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找到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2)新经济政策: ②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③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④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二、斯大林经济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 ①所有制形式: ②管理体制: ③调节手段: ④管理手段: 单一的公有制 高度集中 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行政手段 1、表现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二、斯大林经济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 1、表现 2、评价: (1)有过突出成就: ①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②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二、斯大林经济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 1、表现 2、评价: (1)有过突出成就 (2)存在严重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长期落后 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提高缓慢 伤农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二、斯大林经济体制(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 1、表现 2、评价 3、经验教训: ①经济体制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 ②国民经济发展中,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 ?提高生产力,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材料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后来,列宁在回顾和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曾多次承认一度有过“直接过渡”的思想。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依据材料,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有哪些? ?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00 卢布 黑市价格 30 卢布 国家零售价 6 卢布 国家征购价 1919年俄国1普特粮食的价格 单位:普特 材料三: (3)这种现象谁是最大的受害者? 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民 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农村生产力 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材料一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列宁 (1)为此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这项措施的直接出发点和根本出发点分别是什么?结合这项措施的具体内容,思考它是如何实现其目的? 新经济政策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实施固定粮食税后,农民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出售,可以用于换取工业用品,以改善自己生活,从而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消除了农民的不满情绪。 材料二 1921年,新经济政策通过后,一位俄共元老甚至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1921年8月,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他在遗嘱中写到:“看,莫斯科忍受饥饿,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背叛了十月革命的理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是严重的倒退。他们想不通! 你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资本主义的后退吗?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提示:从马克思理论、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影响多角度思考 是后退观点: 从理论看: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当时俄国生产力水平很落后,就需要“后退”。 从背景看:战共严重破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