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登高》教学设计.docVIP

从语文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登高》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语文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登高》教学设计.doc

从语文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登高》教学设计   语文教育心理学知识,对于教师圆满完成教学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必要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以下是笔者运用语文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对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朱正忠老师的一篇教案(节选)杜甫《登高》进行的粗浅分析。   一、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通过吟咏对古代诗文进行鉴赏,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②了解杜甫生平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③通过对意象的赏析,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④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意象的赏析,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55岁,动荡的社会,漂泊的生活……(略)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被后世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以《二泉映月》作背景音乐。   2.学生自由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   (四)文本研习   1.这首诗的哪几句是写景,哪几句是抒情?   【明确】前四句(首联和颔联)写景,后四句(颈联和尾联)抒情。   2.首联共描写了哪几种景物?作者分别用了什么词加以描绘?   【明确】六种。风、天、猿啸、渚、沙、鸟;又分别用“急”、“高”、“哀”、“清”、“白”、“飞回”加以描绘。   3.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和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试设身处地去想象。(提示: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   4.1-2位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明确】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语调要低,语速要慢,读出悲哀之情。   5.颔联又写了哪几种景物?面对这样的景物,诗人杜甫又会想到什么?(提示:联系作者当时的心境)   【明确】看到落叶飘零,杜甫肯定想到自己像树木一样,已是晚年,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而自己仍然一事无成,从而感叹生命的短暂。   6.指名1-2位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明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读出悲壮的气势。   7.面对眼前如此的景象,杜甫登高时的感受如何?试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   【明确】“悲”。   8.诗人把重重“悲”凝聚在句中,前人评这两句“言简而意深,一语胜人千古”。仔细品味,这14个字含有层层悲愁: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除此之外,你还能理解出几层悲?   【明确】深秋作客、老年作客、疾病缠身、孤独一人登台。   9.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时世的艰难,连年的战乱,由“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可知。   10.一生翻译“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教师明确。   【明确】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非常痛恨自己已经老了,以致两鬓班白了,再也不能为国效力,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11.请同学们再认真想想,这里的“艰难”仅指国家艰难吗?   【明确】不仅是国家艰难,更是个人艰难。   12.人在不得意的时候,常常借酒浇愁,此时的杜甫状况又如何呢?   【明确】此时的杜甫由于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再饮酒,因此有愁却不能解,只能郁结心头。   13.指名1-2位学生朗读最后四句,教师指导。   14.齐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悲。   (五)总结   通过《登高》这首诗,作者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更抒发了自己一生不得志,到头来穷困潦倒、功业无成的悲叹,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的心灵独白,由此,我们能够感受什么是“诗从肺腑出”!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内容。回顾以上整篇教案,首先,教学目标设定比较全面,涵盖了我们关于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根据语文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包括内容知识目标,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目标,阅读动机和情感态度目标等方面。教案中“了解杜甫生平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属于内容知识目标。教学目标③“通过对意象的赏析,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现了高级技能目标。教学目标④“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既体现了基本技能目标,又体现了情感态度目标的要求。但教学目标的设计和陈述应条理清晰,不同类型目标应分别陈述,避免混淆在一起以便于发挥目标对于学生的导学功能。同时目标陈述应明确具体,便于实行,便于进行测量和评价。尽量避免使用“了解”、“体会”这一类表述较模糊的词语,可用“指出”、“描述”、“说明”等有一定限制性的词语。教案中目标一表述显得过于空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