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桃花源诗并序》评述陶渊明的理想美.docVIP

基于《桃花源诗并序》评述陶渊明的理想美.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桃花源诗并序》评述陶渊明的理想美.doc

基于《桃花源诗并序》评述陶渊明的理想美   摘要:人总是因拥有理想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在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时期,陶渊明面对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田园。当时的人民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面对这种现状,陶渊明也无可奈何,只好归隐田园。由于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中,亲自耕田实践,构造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人们生活安定富庶,没有战争,无忧无虑。他借鉴了老子等哲人们的社会理想,并根据自己对社会的理想,把先前哲人的某些理想社会和自己的理想社会相结合,构造成一个蕴含深厚底蕴的“乐土”文化传统,并显示出具有那个时代的新特点,是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和平安定的追求。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类向往美好和谐的社会,并且坚定不移地朝着美好和谐的社会走去。   关键词:《桃花源诗并序》;陶渊明;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和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04-03   一、陶渊明及其《桃花源诗并序》   陶渊明一直被视作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代,浔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少年饱读诗书,胸怀抱负,向往自由,不屈于世俗。但因其家里贫寒,耕植仍然不能自给自足,始出仕。因其愤世嫉俗,对官场上的贪官污吏极其不满,每次出任官职不久便辞官回家了。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出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在都督面前折腰谄媚,曲意奉承,在任职仅仅只有八十一天后便弃职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便是由此而来,广为世人传颂。他所写的《桃花源诗并序》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这种理想被人们所接受、所传扬。因此,陶渊明除了是一位诗人外,更是一位思想家。《桃花源诗并序》是陶渊明表达自己的理想之作,虽然他写的故事和其他幻境故事有一定相同之处,但仍然有很大差别,他除了描写的是一个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描写的社会其实也是平凡的社会,桃源社会生活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民,他们拥有人类淳朴的天性,为了避难而离世来到桃源村,在桃园村建立自己的家园,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自给自足,过着和平、宁静、幸福的生活。陶渊明当初的归隐只是为了个人进退,而他写的《桃花源记》却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了,而是为广大人民的幸福寻找出路。他的这一步与他早年的田园生活有密切关系,因为他亲身体验过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所以他所写的桃源村并不是空想,而是对生活的一种追求。   二、陶渊明“桃花源”社会理想的文化本源   前人对陶渊明的“桃花源”已经有所研究,有人认为这种社会理想来源于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思想,也有人认为这种理想与儒家所提倡的“大同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人认为陶渊明是根据鲍敬言的“无君论”而设想的这种理想社会。对于陶渊明“桃花源”理想社会文化本源的研究,前人的这种种观点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陶渊明的这种理想社会似乎是继承了先哲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期待,但是这种观点又是各执一词,或者认为陶渊明的这种社会理想是非儒即道,因此这只能说是前人的片面之词。其实,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陶渊明的思想对道家和儒家的思想都有所涉及,并不是纯粹的道家或者儒家。关于陶渊明的理想社会,人们也都达成了一种共识,他们认为这种桃花源这种理想社会蕴含了老子的“小国寡民”、儒家的“大同社会”、鲍敬言的“无君”思想。社会局势的安定与和平是陶渊明及其先哲所追求的共同理想,但是陶渊明仍然是有选择地继承了先哲的理想,这种选择体现了陶渊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特征,在取与舍之间来区分与先哲理想社会的不同之处。因此,桃花源理想社会虽然源于先哲的理想社会,但是陶渊明取其所需,去除多余的理想社会的某些特质,从而构造出一个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社会。   三、陶渊明理想社会模式构成与形成   1.陶渊明理想社会模式构成。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陶渊明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成:(1)在社会经济方面,人们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桃花源记》中描写的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们种植良田,养殖渔业,按照四季节气播种和收割,劳动气息浓厚,虽然它的安宁静谧怡然是现实社会所没有的,但是处处带着现实世界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的影子。古人的理想都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2)在社会政治方面,陶渊明构建的“无君”社会相似于鲍敬言的理想社会。“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揭示了作者极力否认魏晋以来的君主制度,在桃园村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他们自由自在,没有压迫和剥削,也没有所谓的国家和各级官吏机构的存在,也不存在社会各阶层的不平等。(3)在生活习俗结构方面,人们生活在一起,彼此间都相互熟悉,相互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