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DNA复制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DNA复制精要.ppt

3 DNA复制 3.1 DNA复制的基本原则 3.2 DNA复制的方式 3.3 DNA复制的酶类体系 3.4 DNA复制过程 3.5 端粒和端粒酶 3.1 DNA复制的基本原则 3.1.2 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1968年,日本学者冈崎等用3H-脱氧胸苷标记的噬菌体T4感染大肠杆菌,再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标记的DNA产物,发现先合成的是1000个核苷酸长度的片段。 说明DNA复制中先合成较短片段,再由连接酶连成大分子DNA DNA复制是以半不连续方式进行,一条链的合成按5′→3′方向连续合成,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的移动方向一致,称为前导链(Leading strand),另一条链的DNA合成是在复制叉打开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的,先合成许多不连续的小片段(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 ),最后合成一条完整的DNA链,称为后滞链(Lagging strand)。 3.1.3 DNA复制的引物 DNA的合成需要引物,RNA的合成不需要引物。 实验证据来自M13噬菌体DNA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复制过程被利福平(Rifampicin)抑制的实验。 目的:保持DNA复制的高度忠实性。 原因:DNA聚合酶具有校正活性,而RNA聚合酶没有校正功能。在低保真引物完成功能后将其删除,而代之以DNA聚合酶Ⅰ指导合成的高保真DNA链。 结果:使DNA复制的准确性提高了105倍。 3.1.4 DNA的双向复制 大多数真核和原核生物的DNA都进行双向复制,即复制时两个复制叉从复制起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推进。当然也存在单向复制,即仅有一个复制叉运动,而另一个复制叉一直停留在复制的起点。 Gyurasits和Wake通过对枯草杆菌DNA复制的放射自显影实验揭示了DNA的双向复制机制 3.2 DNA复制的方式 DNA中发生一次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Replicon)。 原核基因组中只含有一个环状的复制子,在唯一起始点启动会引发整个基因组的复制。大肠杆菌基因组从唯一的起始点OriC开始进行双向复制,形成的两个复制叉基本以相同速度推进,其复制终点在OriC正对面近乎180o处。 真核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的复制均是通过多个复制子完成的,通常也是进行双向复制,相邻复制叉相遇后发生融合,因此不存在明显的终止位点。 3.2.2 滚环复制 有些环状DNA以滚环模式复制,即双链中的一条链产生一个缺口,DNA聚合酶从缺口上的3′端开始,以另一条完整链为模板进行链的延伸,这样新合成的链将替代原来的亲本链,好象模板环在不断滚动。(图3-7A ) 图3-7B:噬菌体ΦΧ174的单链DNA首先形成双链的复制型(Replicative form),在DNA正链的复制起始点上进行单链切断,5′端与A蛋白相连,DNA聚合酶Ⅲ以未切断的负链为模板,从正链的3′端开始不断延伸进行复制,5′端却不断地脱离环状模板被剥离出来,成为越来越长的游离单链。当复制回到起始点时,具有内切酶活性的A蛋白切割起始点并结合于新的5′端,被替代的正链以环状形式释放。 3.2.3 D环复制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双链环状DNA从特殊位点开始解链,但两条亲代链中只有一条作为模板(H链)合成新链,开始复制出一小段DNA,取代了原来的互补链(L链),这样一条单链和一条双链组成的结构,称为置换环(Displacement loop)或D环。随着复制的继续进行,D环不断扩大,L链被不断置换,直至L链上的起始位点暴露,开始新的H链的合成。因此双链DNA的两条链分别有自己不同的Ori。 3.3 DNA复制的酶类体系 表3-1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比较 DNA聚合酶Ⅰ主要作用是在DNA复制的过程中负责清除RNA引物,该功能依赖于其5′→ 3′外切酶活性。 DNA聚合酶Ⅰ的“缺口平移”过程可用于制备放射性标记核酸探针。 DNA聚合酶Ⅰ经枯草杆菌蛋白酶处理后产生的大片段称为Klenow片段,失去了原来的5′→3′外切酶活性。 DNA聚合酶Ⅲ至少包含10个亚基。 α、ε、θ三个亚基构成的催化核心,α亚基具有5′→3′聚合酶活性,ε亚基具有3′→5′外切酶活性,θ亚基负责激活外切酶活性。 两个β亚基形成“夹钳”(Clamp),套在DNA模板上,在复制时沿着模板滑动,防止聚合酶从DNA上脱离。 二聚化亚基τ使两个催化核心连接在一起。 由γ2δδ′χψ组成的γ复合体作为夹钳装载机(Clamp loader),负责将β亚基结合到DNA上。 因此,DNA聚合酶Ⅲ是一个不对称的二聚体,每个单体都具有一个催化核心、一个二聚化亚基、一个具有前进能力的亚基,能同时催化两条DNA链的合成 3.3.1.3 单链结合蛋白 (Single-strand binding protein, SSB) 单链结合蛋白结合并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