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精要.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精要.ppt

第三章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第一节 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第二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和主要类群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侵染与传播 第四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 第一节 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植物病原物的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植原体和螺原体等,它们的重要性仅次于真菌和病毒, 全世界迄今发现有500多种细菌病害,我国有100余种。 引起的重要病害包括十字花科植物软腐病、茄科植物青枯病、蔷薇科植物根癌病、黄瓜角斑病、枣疯病等。 (1)薄壁菌门植物病原细菌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假单胞杆菌属 (Pseudomonas) 布克氏菌属 (Burkholderia) 噬酸菌属 (Acidovorax) 欧文氏菌属 (Erwinia) 韧皮部杆菌属 (Liberobacter) 黄单胞杆菌属 (Xanthomonas) 木质部小菌属 (Xylella) A、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又称野杆菌属,俗称农杆菌 土壤杆菌 寄主范围最广 土壤习居菌 (soil inhabitant) 症状: 根癌土壤杆菌 (A. tumefaciens):  冠瘿病或根癌 发根土壤杆菌 (A. rhizogenes) :  发根 植株衰弱、矮化 植物冠瘿病的防治 无病苗木 田园卫生 生物防治: 放射土壤杆菌 (A. radiobacter) K 84菌株(Allan Kerr, 1973), 商品Galltrol 王慧敏 (2000) 研制抗根癌菌剂已获准农药登记和工业化生产 B、假单胞杆菌属 (Pseudomonas) 原为最大的植物病原细菌类群 杆状,1-多根鞭毛,极生 根据rRNA的同源性,分出新的属: 3. 布克氏菌属 (Burkholderia) / 劳尔氏菌属 (Ralstonia) 4. 噬酸菌属 (Acidovorax) 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 C、劳尔氏菌- 茄科植物青枯病 D、 欧文氏菌属 (Erwinia) 短杆状,多根鞭毛周生,G- 腐生性强 病害:腐烂、萎蔫 十字花科软腐病 黄瓜细菌性萎蔫病 玉米细菌性萎蔫病 苹果、梨火疫病 欧文氏菌-大白菜软腐病 伤口侵入 分泌果胶酶,破坏中胶层,导致细胞离析,组织解体 病株、病残体、堆肥或土壤中越冬 昆虫、雨水、灌溉水、农事活动传播 防治: 抗病品种 栽培措施 储藏条件 E、 韧皮部杆菌属 (Liberobacter) 寄生于韧皮部 早期称作韧皮部难养菌 (fastidious phloem-limited bacteria)、类细菌 短杆状、无鞭毛、G- 不能进行人工培养 韧皮部杆菌-柑橘黄龙病 传播与侵入 嫁接传播 木虱传播 韧皮部扩展 防治: 昆虫防治 苗木的高温处理 田园卫生 F、黄单胞杆菌属 (Xanthomonas) 植物病原细菌中较大的类群 短杆状,单鞭毛极生,G- 菌落常为蜜黄色 代表性病害: 水稻白叶枯病 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 棉花细菌性角斑病 柑橘溃疡病 黄单胞杆菌-十字花科植物黑腐病 “V”病斑 叶脉变黑 G、木质部小菌属 (Xylella) 木质部小菌属-葡萄皮尔氏病 叶蝉传播 取食时侵入 木质部扩展 I、噬酸菌属(Acidovorax)-哈密瓜黑斑病 “V”病斑 种子带菌 病残体带菌 防治: 检疫 种子处理 田园卫生 轮作 棒形杆菌属 (Clavibacter) 从原棒状杆菌属 (Corynebacterium) 划分出的新属;棒状杆菌属仍然保留,但都为动物病原菌 棒状或不规则状,无鞭毛,G+,细胞壁厚 所致病害症状:萎蔫 马铃薯环腐病 番茄溃疡病 棒形菌属 棒形杆菌-马铃薯环腐病 症状: 病叶边缘上卷、脉间变黄、枯焦 病薯维管束变褐、腐烂 挤压病薯有菌脓从维管束溢出 随病薯越冬 切刀传播 伤口侵入 韧皮部扩展 症状 黄化 丛枝 粗缩 叶蝉传播 柑橘顽固病(僵化病)(citrus stubborn disease) 最初以为类菌原体引起 1973和1975年被证明皆有螺原体引起 (1) 植原体 (Phytoplasma) 原称作类菌原体 (Mycoplasma-like organism, MLO) 菌体无细胞壁,圆形、椭圆形、有时为丝状或哑铃形 不能进行人工培养 叶蝉带菌(循回型) 常见病害:枣疯病、梧桐丛枝等 (2) 螺原体属 (Spiroplasma) 菌体无胞壁,螺旋形,繁殖时产生分支 可人工培养,但生长条件荷刻 叶蝉带菌 代表性病害:柑橘顽固病和玉米矮缩 第三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侵染与传播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 二、病原细菌的侵入途径 三、病原菌在植物组织中的扩展 四、病害症状类型 五、侵染来源 六、病原生物的传播途径 二、病原菌的侵入途径 1、侵入方式:被动侵入 2、侵入途径: 自然孔

文档评论(0)

lo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