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公输》教学设计
23.公输
新丰初中 傅依梅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墨子及《墨子》一书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学习运用排比、比喻及诱导的说理方式。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人物性格,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了解墨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理解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有力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硕果累累的先秦科技和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为我国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影响较大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
导语设计2: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战争是残酷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尤其是那些非正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更是无尽的痛苦。那么,大家又是否相信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能单凭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勇敢和机智就可以阻止一场不义
战争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这位“诺贝尔和平奖”的古人,看看他的非凡表现。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 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①公输盘不说(通“悦”,高兴)
②子墨子九距之(通“拒”,阻挡)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御”,抵挡)
④公输盘诎(通“屈”,理屈)。
(2)古今异义词:
①行十日十夜至于郢 到达
②愿借子杀之 您
③舍其文轩 彩饰
④虽然,公输班为我为云梯 虽然如此
⑤吾之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⑥
(3)词类活用:
①吾义固不杀人 (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
②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形容词用作名词,巧妙的方式)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守卫、抵挡)
④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名词作动词,入侵)
⑤不能绝也(形容词用作动词,杀尽)
(4)一词多义:
子:①子墨子闻之 先生
②愿借子杀之 您
说:①公输盘不说(yuè) 通“悦”,高兴
②请说之 陈述、解说
已 :①胡不已乎 停止
②吾既已言之王矣 已经
类: ①不可谓知类(事理)
②为与此同类(类 )
然: ①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
②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
见: ①胡不见我于王 引见
②于是见公输盘 召见
虽: ①虽然 即使这样
②虽杀臣 即使
为: ①替。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②语气词。 夫子何命焉为?
③造。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④作为。 子墨子解带为城
⑤是。 必为有窃疾矣
之: ①助词,的。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②代词,这。 请说之
③提宾的标志,不译。 宋何罪之有
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以: ①用来。 将以攻宋
②认为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2 作者名片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相传为宋国人,后来长期住在鲁国。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
3 背景追溯
这篇文章的背景可以从文章第一句话看出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当时楚大宋小,楚强宋弱,而且楚攻宋之心蓄谋已久,要想制止这场战争的发生,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然而墨子对战争的性质看得很清楚,他能明确指出楚攻宋之不义,因而他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赶到楚国都城,以实际行动去制止战争的发生。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 教师解说重点词句。
3 理清思路,感知大意。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表现的是哪一位?
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解说:明确文章的主人公、主要内容、情节结构,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环节。
【交流点拨】本文对应的双方是墨子和楚国的公输盘、楚王。主要人物是墨子。他前往楚国的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2)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理清文章思路,形成整体印象。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点拨。)
【交流点拨】
①以“见”字一线穿珠。墨子见公输盘→墨子见楚王→墨子见公输盘
(1~12)(13~16)(17~22)
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使公输盘理屈词穷,使楚王理屈词穷,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促使楚王放弃攻宋。
②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线索组织全文。
(二)深层理解
1 墨子是怎样说服楚王的?
【交流点拨】墨子面对楚王,循循善诱,婉言相劝,以设喻的方式引楚王入彀中,“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诱导楚王沿着他的思路考虑问题,得出“必为有窃疾矣”的结论,接着通过类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