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课件.ppt

处理方法 冷敷:缩血管、慢吸收、促灭活、限损伤、减疼痛 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主要用于抗肿瘤药物渗漏。(但长春新碱和鬼臼类外渗后立即热敷) 冷敷还可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一般在24--48h内。 处理方法 药物湿敷: 50%Mgso4--适用于血管通透性增高外渗引起的渗漏性损伤,而对高渗液渗漏引起者反而会加重组织脱水,使局部病变加重。 75%—95%酒精--可用于葡萄糖酸钙、20%甘露醇、酚妥拉明、某些抗生素、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及普通静脉输液的渗漏。 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 拮抗剂的应用: 对抗药物的损伤效应,灭活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处理方法 局部封闭: 刺激性、毒性药物渗漏或任何药物引起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变紫变黑或 坏死。 封闭方法: 将药液沿外溢边缘的周围向外向内多点注射。 封闭范围要大于渗漏区。 深浅最好在渗漏区底部,不可过线。 封闭量不宜过大,否则可造成或加重骨筋膜间隔综合症,最终造成肢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处理方法 非封闭法 处理方法 中药制剂: 止痛消炎软膏 喜疗妥霜剂 湿润烧伤膏 硝黄软膏 利百素凝胶 双氯芬酸纳凝胶 云南白药粉撒在50%酒精纱布上 … 处理方法 食物及植物: 芦荟:用小刀把叶片从中剖开,直接沿静脉走向踞穿刺点2cm处外敷。 马铃薯:0.2cm厚新鲜马铃薯片,沿静脉走向踞穿刺点2cm处外敷,外包保鲜膜,干后更换。 白罗卜:0.2cm厚新鲜白罗卜片,沿静脉走向踞穿刺点2cm处外敷,外包保鲜膜,干后更换。 处理方法 物理治疗 渗漏发生24h后可用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灯,紫外线灯照射达到止痛消炎作用,同时可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增强组织再生能力。 处理方法 外科治疗: 外渗致骨筋膜综合征应及时行彻底的骨筋膜切开减压。 溃疡:每日清创换药1-2次,静脉给予抗生素,局部金因肽喷洒,3次/日。 局部坏死则将坏死组织广泛切除,换药或行皮瓣植皮等,以免增加污染机会。 处理方法 功能锻炼: 外渗引起疼痛使患者不敢活动患肢,时间一长,可引起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应指导并鼓励患者合理曲肘、握拳、外展、内旋活动,避免发生并发症。 几种常见药物的具体处理方法 对刺激小的药物如抗生素: ★肿块小于5×5cm可用热敷(拔针4小时后进行)。 ★肿块大于5×5cm立即用硫酸镁湿敷。 几种常见药物的具体处理方法 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局部产生无菌炎症反应)如:红霉素或沙星类药物等 --给予冷敷(收缩血管,减少吸收) --或硫酸镁湿敷(预防小血管内膜炎) --也可采用0.5的654-2溶液湿敷(可对抗微血管痉挛,提高细胞免疫及补体含量,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而达到增强自身抵抗力,控制炎症的目的) 几种常见药物的具体处理方法 几种常见药物的具体处理方法 几种常见药物的具体处理方法 处理原则 促进液体重吸收 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 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处理方法 热敷:扩血管、利循环、促吸收、减损伤 改善早期缺血。对渗漏早期造成的缺血性改变疗效肯定,特别是对缩血管药物、高渗性及阳离子溶液引起的渗漏损伤尤为适用。 对已发生的严重缺血性(若超过24小时多不能恢复,局部皮肤由白转为暗红)损害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热敷可使其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代谢增快,耗氧增加而促进坏死。 药名 PH 立即停止输液 更换输 液器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护 远安县妇幼保健院 徐云 液体渗漏了! 病人痛苦 → 工作压力 医疗纠纷 、、、、 前言 四级医疗事故 局部位注射造成组织坏死 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 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 主要内容 概念 原因分析 临床表现 预防措施 处理方法 概念 静脉输液过程中,若发生静脉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中,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及周围组织坏死和神经、肌腱与关节的损害,临床上常称之为“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 原因 药物因素 机械因素 血管因素 物理因素 药物因素 酸碱度 渗透压 刺激性 药物毒性作用 I型变态反应 药物因素 PH<7.0为酸性 P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