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简史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李嘉图古典经济学理论继承和批判,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资本积累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 然后滑入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和灭亡规律;列宁发展了关于帝国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最后建立了完全计划的公有制经济,然后在中国和东欧推广; 完全计划并不成功,于是再次引入市场经济,苏联和东欧采取激进私有化方法,中国采取温和改革: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完全市场经济。 四、新古典经济学 1820s,劳动价值理论的破产 ——新旧葡萄酒问题: 葡萄酒越放价格越贵,而且价值也越高,但是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储藏劳动几乎为零,这和“劳动决定价值”相悖,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出现危机。 ——钻石和水的问题:水对生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钻石,但钻石的价值却远远超过水。 解释这一现象,导致了边际主义革命: 边际主义革命: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使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强调的生产、供给和成本,转向现代经济学关注的消费、需求和效用。边际效用概念的引入实现了这种重点转移,从那时起,它就以无上的权威统治着经济学思想,后人称为“边际主义革命”。 边际效用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门格尔。 边际主义革命 1. 杰文斯1871年发表《政治经济学理论》,提出“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2.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认为物品价值取决于该物品所提供的最不重要的欲望满足的价值。 3. 瓦尔拉斯在《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中提出了“稀少性”价值论:商品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价值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1884年,维塞尔在其《经济价值的起源及主要规律》一书中把这个效用称为“边际效用”。此后,边际效用概念即被沿用。 边际主义革命 边际价值的例子-汽车: 有一辆车可以方便出行,很有用处; 考虑到第一辆车可能维修,那么再买第二辆车作为备用,也相当有用,但不如第一辆车有用 若再买第三辆车就更加不如前面的两辆车的价值。 所以,给定汽车的价格,没有人相信会有人去购买三辆车,因为通过第三辆车带来的收益可能低于其价格。 因此汽车的价值取决于第二辆,而不是第三辆。 但若在一个社会中,大家根本不可能购买第二辆作备用——除非是富豪,那么市场上汽车价值也就是第一辆的价值,也就是当前的多数市场情况。 边际主义革命 边际价值的例子-米饭: 假设人类食物只有米饭,那么,如果连一粒米都没有,人类将会饿死。所以第一粒米的价值几乎无穷大。 但是,人类一般吃很多米,按照效用理论,后面的米粒对人类的效用将越来越小,直到降低到一个合理水平。 因此,米饭对人类的价值大约是能够吃到一碗或者两碗时的合理价值,而不是无穷大。 那么市场也是根据这个价值去供给大米,而不是按照世界上只有一粒米那样供给的。 效用曲线: 边际主义革命 消费量 效用U 边际效用学派使用抽象演绎法、边际分析法、心理分析法和数理分析法建立了包括边际效用理论、时差利息论和一般均衡论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把市场现象归结为个人选择的结果,着重解释在技术知识、社会习惯以及资源稀缺的约束下,个人在市场上进行的主观评价和选择,会导致市场过程的协调和均衡,进一步证明了自由放任的正确性。 边际主义革命 边际主义革命,导致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出现,新古典经济学主要观点是: 经济和谐:经济体系的变动和发展是渐进的、而非突变的;是和谐的,而非冲突的;对经济刺激的反应是灵活的。边际分析是体现这种观点的的分析工具。 新古典经济学 供求力量决定价格的主观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完全竞争并趋于均衡状态的经济,它将导致均衡价值。 市场供求力量能使一国实现充分就业,一切生产要素在分配中所得到的份额取决于他的边际产品数量。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瓦尔拉斯、马歇尔、凯恩斯以及阿罗和德布鲁等 新古典经济学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 代表作:《经济学原理》,1890年 贡献:建立了一种包括需求和供给的、以局部均衡分析为主要方法的、综合分析的理论体系。 《经济学原理》被看作是与斯密的《国富论》和李嘉图的《赋税原理》齐名的划时代著作 马歇尔的经济学理论 价格均衡: 利用连续原理、边际方法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讨论了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以及二者作用下的均衡价格理论,力求说明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因素如何作用、如何达到均衡,从而决定商品价格。 分配理论: 在均衡基础上,讨论了分配理论,指出存在四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对生产有贡献,并说明了这四种要素的价格决定。 数学方法: 马歇尔重视数学方法,大量使用几何图示表述经济学原理,注重时间因素对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充分运用局部均衡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