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思考题: 1. 名词:起沙风 2. 风沙作用具体包括哪些作用? 3. 风蚀地貌包括哪些类型? 4. 沙丘的形态分类具体内容是什么? 5 黄土的特征? 6 黄土沟间地地貌中各种类型的概念和特点? 7 黄土地貌中各种沟谷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 1 风沙作用 2 风沙地貌 3 黄土与黄土地貌 1 风沙作用 风是产生尘沙飞扬与风成地貌的主要动力。风成地貌发育的本质仍然是风力作用下的尘沙颗粒运动。 1 风沙作用 1.1 风蚀作用 1.2 搬运作用 1.3 风积作用 1.1 风蚀作用 包括吹蚀和磨蚀两方面。 起沙风:当风力达到足以使沙粒移动的临界速度时的风。 影响因素:地表起伏、沙粒含水量多少、粒径大小 我国:0.1~0.25mm 4 m/s 0.25~0.5 5.6 m/s 1mm 7.1 m/s 1.1 风蚀作用 起动风速与沙粒粒径的平方根成正比。不过,极小沙粒不易起动,起动风速反而更大。粒径d<0.1mm,上述的平方根定律就不复存在。小颗粒不易起动的原因: ①粒间内聚力大, ②持水性强, ③地面粗糙程度低。 1.2 搬运作用 通过风沙流的运动实现。 风力作用下的绝大部分沙粒运动(沿地表的滚动和滑动)分蠕移、跃移和悬移。 下表列举了不同风速下蠕移沙量与跃移沙量的变化。可见,风沙运动中跃移沙量的比例较大,其原因在于空气密度小。 一般,跃移沙粒约占3/4,蠕移沙粒近1/4,悬移沙粒仅1%~5%。 1.2 搬运作用 1.2 搬运作用 总的输沙量(q, g/s),扎金诺夫(Zakinov,1969)的经验公式: q=0.160(V1.0-4.1)3 式中V1.0为1m高的风速(cm/s), 4.1(cm/s)为起动风速,即总输沙量与实际风速的超过沙粒起动风速部分的三次方成正比。 1.3 风积作用 概念:当风力减弱或风沙流遭遇阻碍,风中挟带的沙粒沉降于地表的现象。 风成物质有:风成沙和风成黄土。 风成沙的特征:粒级在粘土与沙之间,粒度均匀,分选好,磨圆度高,矿物成分因地而异,堆积形态为各种沙丘。 2 风沙地貌 风沙地貌分为风蚀地貌和堆积地貌(风积地貌)。 2.1 风蚀地貌 2.1.1 风棱石与石窝 风棱石-戈壁砾石迎风面经长期风蚀磨平而形成。 依据棱的数目,分单棱石、三棱石、多棱石等。 2.1.1 风棱石与石窝 石窝(风蚀壁龛)是陡峭岩壁上呈蜂窝状的凹坑。 小凹坑直径20cm左右,深10-15cm。 成因:首先是强烈的物理风化,岩面呈片状剥落,出现浅凹坑,其后是风携沙粒的钻磨。 有些海滨岩壁上也有这样的小凹坑,如果具有口小内大的特点,就是风携沙粒钻磨形成的。 2.1.2 风蚀柱与风蘑菇 风蚀柱、风蘑菇是风沙流磨蚀的产物。特别地因为气流含沙的浓度以下部为高时。所以常将孤立岩块磨蚀成上部展宽如帽、下部仅留支柱的“蘑菇”,甚至蚀去支柱后该磨盘样的岩块成了风动摇摆石。单个岩砾经风沙磨蚀后会成为似尖嘴猴腮的风棱石。 2.1.2 风蚀柱与风蘑菇 风蘑菇、摇摆石 2.1.3 风蚀洼地与风蚀盆地 风蚀洼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比较普遍,它的特点是开阔宽浅,暴雨之后暂时性地积水为湖,间歇性内流浅水湖。有的风蚀洼地底部有蒸发形成的盐盘。 风蚀盆地规模较大。 2.1.4 风蚀残丘与雅丹地貌 风蚀残丘是风蚀谷扩展之后残留的岩丘,高10-30m不等,以桌状平顶居多,也有成尖峰状的。甘肃金塔和民勤等地有砂砾组成的风蚀残墩。 2.1.4 风蚀残丘与雅丹地貌 风城是水平岩层组成的风蚀残丘与风蚀残岗等,远远望去好似废弃的古城堡。不过,也确有废弃的古城堡遭受强烈的风蚀作用。 2.1.4 风蚀残丘与雅丹地貌 雅丹是风蚀垄沟的概称。 浅湖萎缩或干涸之后,出露的湖滩地面干裂,风顺裂隙吹蚀形成槽沟,有时其上口比底宽还窄,槽沟之间为鳍形垄脊。 塔里木的罗布泊区,风蚀槽沟深达十余米,长数十数百米,走向与主风向一致,当地人称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叫雅丹。 2.1.4 风蚀残丘与雅丹地貌 雅丹(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 2.2 风积地貌 风沙堆积地貌就基本类型而言则十分简单。 一是黄土,二是沙丘。 全世界沙丘与黄土的分布(R.J.Chorley et al,1984) 2.2.1 沙丘及其形态类型 风积地貌主要指各种沙丘。 按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分为: A. 横向沙丘(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及复合新月形沙丘链) B. 纵向沙丘(沙垄) C. 多风向形成的沙丘(金字塔形沙丘、蜂窝状沙丘、格状沙丘、星状沙丘、反向沙丘) A. 横向沙丘 沙丘走向与风向垂直或交角60°。 新月形沙丘是由沙堆演化形成的,特别是背风坡产生涡流和发展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