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中苏小小的形象意味(《中国越学》第三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荐年4月版))》.doc

《中国古代文学中苏小小的形象意味(《中国越学》第三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荐年4月版))》.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中苏小小的形象意味(《中国越学》第三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荐年4月版))》.doc

中国古代文学中苏小小的形象意味 李晓红 【论文摘要】本文从《钱塘苏小歌》开始,以唐诗、宋代笔记、清代小说的有关作品为论述重点,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中苏小小形象塑造的历程。通过对作品文本的分析,得出结论:苏小小在古代文学中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女性美的定位与认识,文学中崇尚情与美的浪漫一面,以及文学对生命追求的表达与思考。 【关键词】苏小小 娼妓 女性美 形象塑造 小引 2004年杭州市政府重修苏小小墓,在网络报刊中引起一番与“苏小小”有关的历史文化大讨论,不禁引起笔者对苏小小这一形象历史文化意味的思索。 的确,从《玉台新咏·钱塘苏小歌》开始,苏小小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中国文学的视野。稍稍统计一下《全唐诗》,标题含“苏小小”字眼的诗作就有九首,正文语及“苏小小”的有十一首;《全宋诗》题为“苏小小”的有四首,其余内容涉及苏小小的也有二十多首;更遑论好描摹女性的词曲和热衷传奇的小说了。在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文本内容含“苏小小”字样的有199卷 278个匹配,还有许多文本仅用“苏小”来指称她。在百度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引擎上输入“苏小小”,找到相关网页约34700篇;而《玉台新咏》的编者“徐陵”的相关网页才约8200篇。《钱塘苏小歌》短短二十个字所截留的惊鸿一瞥的印记,竟比著作等身的诗人学者更引人注目。 这种世代都被关注的殊荣断不是偶然的。她为什么会引起人们不停地书写,而不同时代的人又是怎样书写,为什么那样书写?这是笔者好奇而探求的—— 一、先行研究及存在问题 现代学界对苏小小的关注,较早是在戏曲小说目录著作中,如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彙考·苏小小月夜钱塘梦》,在说明相关作品本事时顺带介绍了苏小小故事。 对苏小小事迹较为全面展开研究的是李世萼《文学作品中的钱塘苏小小》,该文综合了古代文学作品对苏小小的记载,认为苏小小乃历史上实有之人物,考辨其生平、墓址,且以清代《西湖佳话·西泠韵迹》所写情节与古诗文记载进行比照,归纳出苏小小原型热爱山水、追求自由和文思敏捷、才华出众的性格特点,并强烈批评《西泠韵迹》中苏小小自愿为妓的宿命意识和以自身才貌为生财之资的世俗意识,与古诗歌所载苏小小形象的不符合,认为是《西泠韵迹》的局限。这样联合各代材料重塑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有一定的创造性,但是抹杀了不同时代、不同作者、不同文体面对苏小小这一题材的独特心态及所折射的文化内涵。 其后马晓光《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苏小小事迹的演变》一文,对历代文献中苏小小的形象又作基本勾勒,指出“苏小小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西湖山水、古迹和文化的活的灵魂”,“苏小小的形象是不同时代、不同人们艺术想象的结晶,因而也就具有不同层次的审美意蕴。当她仅仅是西湖名胜与历史文化的象征符号时,我们可以从自然风光、风俗人情中处处窥见她风姿绰约的身影;而当她作为从社会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具体的文学形象,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她是封建时代青年女性爱情悲剧与人生悲剧的代表。”揭示苏小小形象的深入人心与其西湖这一独特地域的相关性,甚有见地。不过把苏小小当作整个封建时代青年女性的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的代表,则言之过当,因为最晚至宋代,苏小小就被定格为娼妓身份了。在宋代笔记所记载苏小小传奇中,其出处行事大不同于普通女性。 近年来兴起的乐妓文化史中常有叙及苏小小,将其作为中国第一个工诗文的乐妓,如修君、鉴今所著的《中国乐妓史》中“钱塘苏小小”一节,并提到古代诗文中苏小小形象,一方面自然、纯真、多情,一方面古代诗人“似乎将‘怨’给了苏小小”,“苏小小几乎成了一个源出于历史生活之中,但又几度更换新妆的乐妓人物”。这样的乐妓形象,在明清以来的文献中赢尽赞叹。余秋雨在其散文《西湖梦》中说苏小小“成为中国文人心头一幅秘藏的圣符”,是她“从对情的执着大踏步地迈向对美的执着……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不做太多的物化转捩,只是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苏小小的意义在于,她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的奇特对峙”。 这些先行说法,已显现出苏小小形象的多面性。马晓光提出这种形象是一种艺术想象的结果,余秋雨从其人格结构与正统人格的互补的角度解释这种艺术想象产生之原因,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钱塘苏小歌》那样仅二十卷八十六“杂歌谣词四”有《钱唐苏小歌一首》(以下简称《苏小歌》):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对“苏小小”最早的文字记载。一个主动热情的女子,给一个男子送出约会书:我(妾)将乘油漆得漂漂亮亮的车子,你(郎)将骑着高大的青骢马,到西陵那个松柏成荫的地方,定下我们的爱情(结同心)。这就是诗本身向我们直接显露的信息。 读诗的时候,却有另外的意味产生:诗的文字所显现出来的约会场景、人物的装扮和情态,让我们遐想到青年男女的爱情,甚至开启自己感情记忆中那些美妙的细节……追究到最后,是诗本身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