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70分过关冲刺 讲义》.doc
目录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70分过关冲刺 1
题型与分值 1
考点1: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2
考点2:教育的起源 3
考点3:教育的基本形态及发展脉络 3
考点4: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5
考点5: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 7
考点6: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8
考点7:义务教育及其的特点 10
考点8:学制沿革 10
考点9:教育目的及理论 11
考点10:我国教育方针 12
考点11: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3
考点12:课程流派 14
考点13:课程类型 15
考点14: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15
考点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7
考点16:教学及其本质 17
考点1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8
考点1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19
考点19:教学原则 20
考点20:教学方法 21
考点21:教学组织形式 21
考点22:感觉的特性 22
考点23:知觉的特性 23
考点24:注意的分类和品质 24
考点25:记忆的分类 24
考点26:遗忘的规律和原因 25
考点27:思维的种类 26
考点28: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27
考点2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8
考点30:学习动机及功能 28
考点31:动机理论 30
考点32: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31
考点33:学习迁移及分类 32
考点34:迁移理论 33
考点35:有效促进迁移的措施 33
考点36:学习策略的分类 34
考点37:学习理论 34
考点38:中学生认知发展 37
考点39:中学生情绪 38
考点40:人格 39
考点41:性心理 40
考点42: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问题 40
考点43: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41
考点44:品德及其结构 42
考点45:道德发展理论 42
考点46: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43
考点47:德育原则 43
考点48:德育方法、德育途径 44
考点49: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45
考点50:课堂管理 45
考点51:班主任工作 46
考点52:课外活动 47
考点53:教师心理 47
辨析题押题 48
简答题押题 48
材料分析题考点分析与答题方法 49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70分过关冲刺
题型与分值
单项选择题(21*2=42)
辨析题(4*8=32)
简答题(4*10=40)
材料分析题(2*18=36)
试卷结构
2012年上半年真题分数分布
2012年下半年真题分数分布
2013年上半年真题分数分布
考点1: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广义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考点突破
【2013上 辨析 】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2012上 辨析】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 )。
A、广义的教育现象
B、狭义的教育现象
C、既是广义的教育现象又是狭义的教育现象 D、教育的作用
我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古籍是 (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尽心上》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是(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现代教育
考点2:教育的起源
(一)神话起源说
(二)生物起源论
(三)心理起源论
(四)劳动起源说
考点突破
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恩格斯
C.勒图尔诺 D.沛西?能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华生
C.沛西?能
D.马克思
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考点3:教育的基本形态及发展脉络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教育没有独立的形态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无专门人员从事教育
教育目的:生产和生活
教育无阶级性
1.奴隶社会的教育
(1)中国
西周以后:
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国学”与“乡学”
六艺教育(以礼乐为中心)(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斯巴达教育:培养骁勇的军人与武士。
雅典教育: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
2.封建社会的教育
(1)中国
汉代武帝以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2)欧洲
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