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比较概论》.doc
重庆师范大学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课 程 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
适用专业:历 史 教 育
课程类别:理 论 课
制定时间:2005年4月
教务处制
《中西文化比较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2005年制订)
课程代码:
英文名:
课程类别:限选课
先修课程: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概论等
学分:2学分
学时:34学时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华夏——汉族文明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明为正源的欧美文化作为比较对象,以探讨两种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传统摸式的异同为主旨,运用平行研究的方式分别从语言,思维认识现象、宗教态度、伦理价值目标和与之相关的法律等社会规范体系以及文化构成要素的文学、艺术等角度对中西文化进行重点的综合考察。
教学目的
通过对中西文化基本异同的比较,使学生对两种文化的不同总体价值在文化诸要素中的体现有一个系统的把握,进而方可能全面认识两种文化精神在文化演进中产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通过两种文化影响的研究,即从文化发展的高度对中西文化历史上相互交流和影响的回顾与反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文化自我更新的必要性与前景。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运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并探讨中西文化异同的原因。此外,我们还将采用历史叙述、结构分析、逻辑评价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除讲授外,还将采用课题讨论,提问答疑等教学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导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文化的涵义、特性、类型、功能,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等的认识与理解,重点是文化概述,观点是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
教学内容(4学时):
一、“文化”概述
文化的涵义与特性,文化的类型,文化的功能。
二、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
西学东渐的序幕,被迫地面对与选择,主动地思考与建设,积极地反思。
三、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
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提高“文化自觉”的需要,进行文化建设的需要,确立正确的文化态度的需要。
四、文化的时代性差异与超时代性差异
文化的时代性差异的定义、表现及应注意的问题;文化的超时代性差异的定义、表现。
五、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
可比性问题,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微观与宏观结合的方法,整体与局部的文化比较,文化差异的平行比较法。
中西文化发生前提比较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和掌握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为进一步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奠定基础。重点是中西文化产生的自然条件的差异,难点是经济形态对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是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教学内容:(4学时):
中西文化产生的自然条件——江河与海洋。
中华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幅员辽阔、江河纵横;地貌复杂;气候温暖湿润;封闭的地理环境。
西方文化形成的自然条件:海洋环境与海洋性气候;地中海地理环境;爱琴海区域的地理与气候特征。
中西文化的来源——“单源”与“多源”
西方文化的多源:古希腊罗马文化,爱琴文明,埃及、印度、巴比伦等文明的影响。
中华文化的单源:士生土长,没有外来文化的替代性侵入。
中西文化的整合——士与工商业者
西方文化整合的承担者——工商业者阶层,市民文化。中华文化整合的承担者——士,士的来源与特征,士民文化。
中西文化形成的经济条件——农耕经济与工商经济
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农耕经济:农耕经济的产生与形成;农耕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西方文化的经济基础——工商经济:工商经济的形成;工商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中西文化基本精神比较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西文化基本精神的异同,并明确异同的原因。该章是中西文化比较中的一个宏观和核心的问题,因而需要重点掌握。重点是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难点是对中国人文传统与西方科学精神的理解。教学方法是讲授与讨论,作业: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的表现、影响与评价。
教学内容(4学时):
群体认同与个人体位
义务本位的群体原则:群体原则的表现;实行义务本位的群体原则的原因;群体认同原则的影响。
个主主义的自由与权利:个人本位的表现及影响;西方文化中形成个人本位原则的原因。
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
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道德价值:表现、原因及影响。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化:表现、原因与影响。
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中国精神的“中”与“和”:来源、表现及影响。
西方价值的“利”与“力”:来源、表现及影响。
内向与开放
道理与涵纳;开拓与求新。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在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中,准确、深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认识基础。重点是中国“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与西方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难点是怎样理解直觉思维与逻辑推理。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教学内容(3学时)
从宇宙观到认识论
中国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全部知识点》.doc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doc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考大纲要求考核点答案》.doc
- 《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考研必备》.doc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doc
-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形象广告策划书》.doc
- 《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考研题库及答案 3》.doc
- 《中国考古学教学参考书目》.doc
- 《中国舞蹈考级二级教材》.doc
- 《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doc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1.《大自然的声音》课件(共45张PPT).pptx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九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素养测试(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