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生活系列之军事 战车与青铜兵器纵横沙场》.doc

《商代生活系列之军事 战车与青铜兵器纵横沙场》.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代生活系列之军事 战车与青铜兵器纵横沙场》.doc

商代生活系列之军事 战车与青铜兵器纵横沙场 2004年05月28日09:36 郑州晚报   晚报记者 游晓鹏/文 陈平生   商是我国第二个朝代,开国之君成汤十分清楚自己的江山是怎么得来的,也知道要将其稳固下去要靠什么。在率领军队攻灭夏桀的誓师大会上,成汤曾威风凛凛地说过一句“吾甚武”,并因此得号为武王,足见其勇猛与尚武的精神。他的后代也一秉其勇武血脉,四处征战杀伐,将商的疆域扩展到空前的大,这个范围以王都所处的中原地区为中心,东到山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东半岛,西至陕西西部,南抵江汉流域,北达河北北部。   然而,疆域的扩展还只是商代人军事生活的一个侧面。置身于当时社会,诸侯方国之间的激烈冲突、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奴隶的反抗与暴动都使军事斗争频繁上演。在甲骨文中,有关战争的卜辞有5000多条。有句话将商代社会概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没有任何事比祭祀和军事这两件更为重要了,而军事是立国之本,又堪称两件事中的头等大事。   “杂牌军”不逊常备军   常备军的产生是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常备军的地位。但在商代,“杂牌军”因其数量巨大,在军事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地位并不逊于正规军。   中国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民说,在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产生的时候,往往先出现一批既从事生产劳动又进行军事训练的亦兵亦农武装。虽然我们称之为武装,但他们一年里拿锄头的时间要比拿武器的时间多得多,因此并不是常备军。不过也不能小觑了他们,因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朝代更迭,即商灭夏,依靠的就是这种力量。   当时,成汤向即将出征向临时受训出征的军队说了一番话。因为大敌当前,这些“杂牌军”却顾虑重重,老是惦记着家里土地的收成,不愿意违背农时出来打仗。这着实让成汤恼火,因此立下规矩,谁再不听话就要重罚。事实上,兵士们惦记农活也是为成汤的江山考虑,虽然当时国家已经产生,但社会生产力仍旧十分低下,要想养活一支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正规军是相当困难的。   成汤灭了夏确立商朝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李民教授说,此时,国家政治统一体的建立和发展,迫切需要一支常备军来保护商王朝,拓展疆土,征服和控制方国。那些被征召参加灭夏、历经多次征伐的老兵,极有可能首先转为常备军。   常备军无疑是商王的精锐部队,但数量有限,在打仗时未必够用,因此临时征召的亦农亦兵的“众”武装仍旧存在。常备军和“众”武装,一起组成了由商王直接统率的军队。“众”武装平时分属于大奴隶主贵族、王族或者地位较高的王妃等,他们平时从事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一旦奉召便由首领率领,配合商王的常备军一起出征。在甲骨文中,“众”武装与常备军的称呼也不一样,前者被称为“左旅”或者“右旅”,后者则被称为“我旅”或者“王旅”。   名字的差异,是否代表着商王可能对两支军队厚此薄彼呢?从甲骨文中的大量记载来看,商王也十分关心由“众”组成的非常备军。商王随时要大量征召这类军队参加征伐、戍守等军事活动,而“众”武装一旦奉召便无条件服从,倾全力参与战争。因此,“众”武装虽是“杂牌军”,却也因其数量巨大而在商代军事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丝毫不逊正规军。   “师长”是最高军事将领   商王直接统率的常备军组织叫“师”,《尚书·盘庚》中提到商代有邦伯、师长和百执事之人,邦伯是方国的诸侯,百执事是百官臣僚之长,师长就是武官之长。师长地位要高于一般官员,并且是专职的武官。   事实上,“师”用在军事方面,最早是专指驻扎在都城和各军事重镇的军队。他们由于长期戍守而首先从“亦兵亦农”性质的“众”武装中脱离出来,成为最早的常备军。后来,商王的常备军扩大,师也就发展成为常备军的组织。由于常备军在整个军队中的重要地位,师被进一步引申泛指整个军队,《尚书》中的师长,就是整个军队的武官之首,常备军和“众”武装都要听从他的指挥。而根据甲骨文中师字原形出现的时间判断,商王武丁时期,以师为组织的常备军已经确立。   师的下面设有百夫长和千夫长,根据研究,我国古代普遍采用传统的十进制组织编制方法,一个师就是1万人。武丁时期可能已经直辖有右、中、左三师,也就是3万常备军。但参加一次征伐并不是三师并举倾巢而出,而是只出动一个师。到了商末,常备军不断增加,已在“六师”以上。《帝王世纪》中说牧野之战商纣王征召诸侯军队17万人阻止周的进攻,《史记》则说纣王“发兵七十万距(拒)武王”,虽然实际数字尚不能确定,但商纣王的军队十分庞大是无疑的。   那么,军队是怎样征召起来的呢?电影《地雷战》里有这么一个情节:高家庄民兵队长一敲响村中老树上悬挂的那口钟,男女老少就从四面八方跑到大树底下集合。商代征召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