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docVIP

6-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doc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概念阐述】 1.社会习俗及其变化 含义:社会习俗亦称“社会风俗习惯”,是人们自发形成,并为社会大多数人经常重复的行为方式。它是潜移默化的,是特定社会的产物,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表现: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在婚姻、社会交往、妇女解放等方面均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婚姻自主取代了包办婚姻,鞠躬握手取代了跪拜作揖,妇女走出家庭步入了社会。认识:它们折射了近代以来的民主、开放、西化和城市化的社会变迁。 2.近现代的服饰变化 变化的表现:20世纪早期,服饰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在长袍马褂依然流行的同时,西装流行开来,中山装则大为流行,并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备受青睐,60年代中期以后,军装和干部服盛行,80年代以后,服饰变化趋于复杂和多元。变化里的文化内涵:近代服饰由拘谨、保守、等级转向适体、美观和平民化;现代服饰则由政治化、单调性转向人性化、多样性。变化里的历史内涵:它们与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和对外开放程度密切相关。 3.近代交通工具 种类:自行车、汽车、电车、火车、轮船和飞机都是在近代中国先后出现的交通工具。出现的时间:除轮船外,大体都出现在20世纪初期。价值: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的表现所在。 4.大众传播媒介 含义和种类: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传递新闻和信息的载体,它包括报刊、通讯社、广播、影视和互联网等媒介。出现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己办报的历史,中国人自己的广播、电影等出现于民国时期,而电视和互联网则出现于20世纪下半叶。影响:丰富和改善民众的文化生活,传递社会变化的信息,是近代以来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变化的写照。 【史料解读】 1.风尚习俗的变革·剪辫 以下材料是1898年9月康有为递呈给光绪皇帝的奏折: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千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断发虽始于热地之印度,创于尚武之罗马,而泰伯至德,端委治吴,何尝不先行断发哉?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资料显示: (1)康有为在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运动中就提出了剪去长辫的断发建议。(2)在康有为看来,那时的世界已经是各国交流频繁一切趋同的世界,是机器生产的时代,是近代战争的争雄时期。(3)康有为基于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分析,说明了“辫发长垂”的诸多不利。(4)断发易服的风尚变化是跟随近代社会形势变化的表现。 问题设计: (1)在材料中,康有为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有哪些? (2)康有为依据它对世界形势的判断,提出了“辫发长垂”与近代社会格格不入的若干理由,试简要说明。 (3)康有为的主张当时是否实现了?如果没有,则断发易服的风尚变化是何时发生的?(4)联系辫子与近代社会发展的关系,谈谈风俗变迁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 问题解析: (1)各国交流频繁,世界呈现一体化时代的“尚同”倾向;崇尚机器生产的时代;战争争雄的时代。 (2)生产和工作不便:近代社会“尤尚机器”,辫子的存在容易误缠机器,从而阻碍了机器的使用;兵家作战不便:辫子的存在能进行近代方式的战争;生活不便:辫子的存在既不卫生又会耗时梳刮;形象也不雅:为外国人所嘲笑。 (3)没有实现。中华民国成立以后。 (4)风俗反映了民众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它的巨变勾勒出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的发展历程。社会的变化归根结底表现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又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所以,对辫子的态度敏感地反映了在革命风潮中社会风尚的剧烈变化。 2.晚清官员对近代交通(铁路)的排斥 以下材料介绍的是1865—1869年中英、中美条约交涉前后,清政府官员沈葆桢对于外人铺设铁路的态度: 秦筑长城,当时以为殃,后世赖之。铜线铁路,如其有成,亦中国将来之利也。且为工甚巨,目前亦颇便于穷民。然欲朝廷明定条约,许其开工,则大不可。何者?商贾之生计,有力者尚可改图,民间之田庐,贪利者犹可易地;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极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彼虽曰自能派人看守防御,设其人为百姓所戕,彼能晏然不问乎?设我百姓为其人所戕,我能晏然不问乎?万事皆可从权,民心必不可失。应谕以中外一体,彼此宜各顺民情。且泰西智巧绝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