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汇编(人民版必修二).doc

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汇编(人民版必修二).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试题汇编(人民版必修二)

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试题汇编(人民版必修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一度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并认为, “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那一时期的主张 (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土地法令》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B 解析:列宁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的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中可知是否定商品经济的,而“新经济政策”则与之相反,其特点是通过恢复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资本主义来达到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 2.下图反映了苏俄(苏联)居民因食品短缺而排长队购买的情景,这种情景不可能出现于(  ) A.1918~1920年 B.1921~1924年C.1925~1936年 D.1985~1991年 答案:A 解析:排队购买食品说明还存在着商品交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交换,实行实物配给制,不会出现图中的情景。 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的含义是土地等生产资料已经属于农民,但是生产出来的粮食、产品等农民不能占用,表明农民对当时实行的余粮收集制的不满。 4.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答案:B 解析:抓住题中信息“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是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50多年后,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列宁主张(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退出一战C.实行新经济政策D.废除新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指的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即实行新经济政策,故选C项。 .下图是苏联工业化时的一幅宣传画:“战争即将爆发,所以必须尽早实现工业化。”苏联迅速开展工业化的理由主要有… (  ) 工业化宣传画①处在资本主义的反苏包围之中 ②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短缺 ③苏德战争爆发 ④大力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当时苏联处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经济技术落后,发展工业的资金短缺,工业化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苏德战争爆发打断了苏联的工业化进程,排除③。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A.①②③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是在斯大林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没有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故④可排除。另从材料看,①②③都是正确的描述,故选C项。 .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游行,沿着大街开来了炮兵、机械化步兵、坦克、自行火炮、战术导弹、战略核导弹,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个带公文包的矮子。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地说:“这两个人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是什么人?”苏联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的……”该笑话暗示(  ) 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B.计划经济使苏联的经济一塌糊涂 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 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家计委的”、“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结合苏联当时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说明计划经济对当时苏联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 (  )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