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第八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教材分析 《压力的作用效果 》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内容。教材突出了实验探究活动,在学生亲历探究的基础上,完成概念的建立,进而明确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这节课中 “压力”和“压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学习力的概念、力与运动规律及质量和密度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也为学习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的压强作必要的准备。所以本节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课时设计说明 根据学生情况和课程标准,并且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运用了讲授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学生能主动学习,本课还采用了兴趣激发式的教学策略。 1.使学生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会运用“控制变量法”和“比较归纳法”的科学研究方法。 3.让学生学会用类比法和比值定义法来学习物理量。 前两种学法的应用将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而第三个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速度,用类比的方法,来得出压强的概念,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并且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具有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愿望。初步有了控制变量的探究思想,但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压强知识,学生几乎是一无所知。虽然压强的概念学生非常陌生,但压强的实例在生活中却很广泛,素材非常丰富。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和应用压强都将变得很容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垂直于受力面。 (2)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3)理解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观 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路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压强理解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愉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 (2)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重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建立压强的概念 难点 压力的方向,压力与重力区别,应用压强的知识说明生活实例。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探究等方法 教具 三角板、海绵、塑料桌、气球,一端削尖的铅笔,课件等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一、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 二、让学生同时捏住圆珠笔的笔尖和笔帽,认真体验手的感觉。 三.鼓励学生从看到的、感觉到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四、在上图(略)中,雪中行走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和体验,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如 问题一:沙滩上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问题二:脚印的深浅为什么不同? 问题三:捏住笔时, 为什么捏笔尖的手感觉更疼一些? 问题四:图中,雪中行走有什么不同?…… 之所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一是帮助学生消除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误区;二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压力的存在与作用效果的不同;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进 入 新 课 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一:压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分析如图示物体受到的压力(图略) 小结:分析斜面与木块受到的压力,压力的作用点、压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接触面。 提出问题:压力是不是重力? 小结:引导学生分析压力与重力的不同。 1.解决初步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初步解决上述问题。 2.明确探究课题: 教师引导:既然上述现象都是由于压力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同引起的,那么现在,你最想了解的问题是什么? 3.猜想假设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利用气球,一端削尖的铅笔等进行猜想。 4.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回顾“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确定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5.进行实验 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从课桌上已备的器材或身边的一些物品中自主选择器材,来验证猜想。 6.分析论证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7.交流评估 鼓励各小组展示各自的实验方案,并对自己及他人的实验提出评估意见。 8.教师小结 点评各小组的设计,提出改进意见或期望,并板书实验结论。 1、如图所示,小孩对地面有力的作用,按图钉时,手对墙有力的作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有力的作用。分析出小孩,图钉,木块,对物体表面都有垂直方向的力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