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
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付出了毕生的精力。1840年,英国发动
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从此,中国主权逐步丧失殆尽,外国资
本主义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
沦为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国家不能独立,人民的生命
就没有保障。孙中山领导自己的政党和同志发动了辛亥革命,推
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腐朽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为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在长达三十多年的革
命生涯中,他以其革命家的宽阔胸襟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逐步把
反对封建专制和殖民统治结合起来,不断地融入国内外新的革命
潮流之中,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孙中山不仅是一个身体力行的革命实践家,而且是一个开明
进步的思想家,他不仅以其光辉的革命业绩名垂青史,还以其卓
越的理论建树,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对中
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都提出了
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漫长的革命实践中,他创立民族主义、民权
主义的同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著名的民生主义,作为他发展经
济和建设国家的指导思想,从而谱写了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
篇章。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交织着复杂而尖锐的矛盾,所
有这些,无一不在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得到反映。作为革命民主
主义战士,孙中山把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丰裕美好视为
毕生奋斗的目标。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的民生主义在一定
程度上扬弃了农民阶级社会经济纲领中的平均主义和改良派的
“普鲁士式道路”的倾向,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化铺平了一条与民
主革命政治路线相适应的、迅速发展的道路,并高瞻远瞩,规划
了气魄宏大的建设蓝图。
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孙中山的
民生主义伦理思想被打上了深深的道德烙印。孙中山既继承了我
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又吸纳了一些西方资产阶级伦理道德观念,
同时结合实践,加以改造,形成了其立足中土,融铸西学的特色
理论,具有明显的中西合璧特征。
孙中山的伦理思想与他的三民主义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形
成了以“天下为公”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他不仅提出了有关
民生的各种伦理主张,而且为其伦理主张的实现进行了一系列的
制度安排,如为发展经济制定实业计划,为维护社会公平提出“平
均地权”、“节制资本”,为实现社会理想而进行社会革命等等,
因而,孙中山的各种制度本身同样具有伦理意义。值得一提的是,
伦理与制度间的互动有助于将伦理从理论转化为现实。在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提升到新的高度,“耕者有其
田”成为土地纲领的中心口号。在民生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中,
土地和资本始终是一切问题的轴心。由于民生主义反映了历史进
程的特点,因而不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一个社会的制度体系所内含的道德原则和要求,决定着社会
道德的现实状态,并反映着其文明程度的高低。制度伦理环境建
设的任务,首先就是要将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原则纳入制度建
设的框架,把道德要求提升为制度要求。一个社会的政治文明能
否为道德建设进行良好的制度安排,就要看它包含的道德原则和
要求是否具有进步性和是否具有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伦理精神。孙
中山说,在中国,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归宿,在民族、民权问
题解决以后,民生主义便同社会主义一样,也要研究和解决人类
的经济生活问题。他突出地强调了历史主体的人及其维持生存的
经济生活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个极富价值的理论命题,在中国伦
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在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经济建设的思想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孙中山指出,民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或原动力。这就是
民生史观的根本观点。1912年,孙中山在《社会主义之源流与实
施法》中说,人类有“疾苦幸福之不同,生计实为其主动力”。
他多次把民生主义中的“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活、社会的
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认为,民生或民生问
Il
题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演变,决定着社会政治的变
革和社会道德的进步,它不仅是社会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
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始推动力量。孙中山一向注重民生,领导民
主革命的初期即提出民生问题,并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革命的最终
目的。孙中山指出: “民生”问题,就是人们的“衣食住行”问
题,是“人类求生存问题”。因为“要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即
“民生”问题,“社会才有进步”。因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