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松潘黄龙多宗教存与融合现象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潘黄龙多宗教存与融合现象研究

和根本特征。 与融合现象的典型性首先在于其宗教型态的完备性和 多宗教共存的久远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多宗教共存与融合现象的丰富性,外来 宗教同本土宗教文化的共存与融合,不同民族之间宗教文化的互动,同一民族 不同宗教信仰的渗透,甚至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教派之间的吸收融合,特别是同 一宗教之不同教派甚至不同寺庙在共存基础上的信仰竞争等等,不一而足。因 而,在松潘地区,不仅存在着一般意义上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渗透,而且形 成了一些较为集中的共存与融合中心点,特别重要的是,这种共存与融合还生 成了层叠着多民族宗教文化因素的“黄龙真人神格形象,成为融合生成的典 范例子。松潘地区多宗教共存与融合现象的典型性还在于其边缘性和民间性。 前者使得宗教文化最为底层也最为根本的民众性或者乡土性特质较之文化区域 的中心地带少了装饰,少了遮蔽,后者则引向宗教存在的生存境域渊源。 松潘地区多宗教共存与融合最典范的形态自然是黄龙寺的黄龙真人崇拜, 每年农历六月中旬围绕黄龙真人而举行的黄龙庙会汇集方圆七八百里的各族民 众,少则数千多则万余,为川西北一大胜会。作为“地方道教神”∞,“黄龙真 人神格形象的最初渊源或者最底层的存在,乃是松潘地区的自然崇拜,尤其 是以“雪宝顶一为中心的“神山一山神崇拜。松潘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角, 岷山山脉中段,高山峻岭与幽深沟谷纵横分布,这种山地特点使得“山一以其 在当地民众生存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成为松潘众多自然崇拜中最主要的崇 拜对象。这种“神山一山神崇拜在松潘地区的乡土崇拜中具有基础性意义,它 在松潘地区各民族中所具有的普遍性为汉藏羌各民族宗教崇拜的相互渗透与融 合提供了可能,黄龙寺这一宗教圣地正是在围绕雪宝顶的宗教朝圣活动中逐渐 形成的,“黄龙真人的神格形象也正是以松潘各民族的雪宝顶崇拜为基础经过 长期演变而融合生成的。这样,黄龙庙会、黄龙真人与黄龙寺,这三者就构成 了“黄龙沟宗教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 黄龙真人是一个多宗教共存与融合生成的典范,是一个多元层叠的复合形 象,在其神格形象中层积着汉藏羌多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变迁,自明代以来便 是整个黄龙沟宗教崇拜的核心。梳理黄龙真人的历史演变及其神格内涵,对于 理解黄龙沟的宗教崇拜活动以及松潘地区宗教文化的把握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 。朱越利‘松潘黄龙寺的宗教融合现象,‘宗教学研究1988.04. Ⅱ 义,因为,黄龙真人的这种多元层叠格局正同黄龙寺所在的松潘地区多民族多 宗教共存与融合的状况遥相呼应。把黄龙真人和大禹联系起来以及将其同《封 神演义》中的“黄龙真人等同起来称之为昆仑十二金仙之一的作法,使得松 潘黄龙寺的黄龙真人影响日大,并已经得到了四川道教界的认同。 “黄龙真人这一黄龙沟宗教崇拜中心的出现,黄龙寺(后寺)作为奉祀 黄龙真人的地方也成为整个宗教圣地的中心,并由此形成了以道教寺庙为主体、 佛道并存的三寺一体格局,但黄龙寺(中寺)的出现时间却应当是在“黄龙真 人这一道教化神格形象之前。也就是说,在明代以来,黄龙沟的多宗教共存 与融合有一个道教化的建构过程,在此之中,多宗教融合生成的神格采取了道 教化的神仙形象,正式的道教庙宇也由此出现,尽管这一庙宇继续沿用了“黄 龙寺的名称,并具有浓厚的民间道教色彩。黄龙沟宗教文化的这种乡土性与 地方特色所体现的正是道教的包容性融合取向。 在“黄龙真人的神格形象的融合生成过程中,道教起了怎样的作用,为 什么这一神格最终会采用道教形象,这是一个宗教形态之间的博弈问题,是多 宗教共存与融合现象的重要内容,也触及道教的本质特征。松潘地区是一个有 着久远道教传承的地区,也是历史上赤松子崇拜流行的主要地区之一,赤松子 和“黄龙真人在神格结构上的相似,以及明初松潘赤松观的道教化重建,构 成了“黄龙真人神格形象道教化取向的基本背景渊源。赤松子是两汉以来相 当流行的神仙崇拜之一,本身也是宗教融合生成并最终道教化的演变结果。 总体而言,在黄龙沟的宗教文化结构中,“神山一山神崇拜提供了各民族 共处的基础与交流的平台,而道教形态则提供了这一多民族宗教聚会的演变方 向,这构成了黄龙沟多宗教共存与融合的外在结构,与之相应的内在结构则需 要在人的生存境域中尤其是在人的心灵结构中去把握,毕竟,宗教作为人的行 为选择与人生取向,正是人的心灵结构的投射与展现。相对于正统宗教经过了 反复加工从而人为色彩浓厚的宗教典籍,民间经卷更接近民众宗教心灵的

文档评论(0)

chuotuo00757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