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 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详解.ppt

构象变化假说 ATP酶作用机理   呼吸过程中无机磷酸(Pi)消耗量和分子氧(O2)消耗量的比值称为磷氧比。P/O的数值相当于一对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分子氧所产生的ATP分子数。 到目前为止,电子传递链中一分子NADH或FADH2被氧化所泵出的质子数,以及ATP合酶合成一个ATP所需的质子数仍然都是未知,对此,已有很多实验试图计算这两个值,但仍未取得一致意见。 对于电子传递链,目前最公认的结论是一个NADH被氧化泵出10个质子,一个FADH2被氧化泵出6个。而合成一分子ATP大约需要4个质子内流。因此,对于NADH,P/O值约为2.5,而FADH2的P/O值约为1.5。 磷氧比( P/O ) NADH FADH2 O2 1 2 H2O H2O NADH呼吸链: P/O ≌ 3 ADP+Pi ATP FADH2呼吸链: P/O ≌ 2 O2 1 2 2e- 2e- ADP+Pi ATP ADP+Pi ATP ADP+Pi ATP ADP+Pi ATP 然而也有的教科书认为P/O值分别为3和2。 定义式:能荷= ————————— [ATP]+0.5[ADP] [ATP]+[ADP]+[AMP] 意义: 能荷由ATP 、 ADP和AMP的相对数量决定,数值在0~1之间,反映细胞能量水平。 能荷对代谢的调节可通过ATP、 ADP和AMP作为代谢中某些酶分子的别构效应物进行变构调节来实现。 能荷 相对速率 ATP的利用途径 ATP的生成途径 能荷对ATP的生成途径和ATP的利用途径相对速率的 影响 能荷 三、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关于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曾提出了三种假说: 化学偶联假说(chemical coupling hypothesis) 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theory)。 构象变化假说(conformational coupling hypothesis) 化学偶联假说是爱德华?斯莱特(Edward C. Slater)于1953年提出。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生成高能中间物,再由高能中间物裂解释放的能量驱动ATP的合成。这一假说可以解释底物磷酸化,但在电子传递体系的磷酸化中尚未找到高能中间物。 化学渗透假说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1961年由英国生物化学家Peter Mitchell最先提出。 认为: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和ATP的合成是与一种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相偶联的。即电子传递释放的自由能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进入膜间隙,从而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H+离子梯度,及一个电位梯度。这个跨膜的电化学电势驱动ATP的合成。 NADH呼吸链中的三个复合物Ⅰ、Ⅲ、Ⅳ起着质子泵的作用,将H+ 从线粒体基质跨过内膜泵入膜间隙。 H+不断从内膜内侧泵至内膜外侧,而又不能自由返回内膜内侧,从而在内膜两侧建立起质子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即电化学梯度,也称为质子动力。 当存在足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时,强大的质子流通过嵌在线粒体内膜的F0F1-ATP合酶返回基质,质子电化学梯度蕴藏的自由能释放,推动ATP的合成。 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渗透假说示意图 化学渗透假说示意图 2H+ 2H+ 2H+ 2H+ NADH+H+ 2H+ 2H+ 2H+ ADP+Pi ATP 高质子浓度 H2O 2e- + + + + + + + + + _ _ _ _ _ _ _ _ _ _ 质子流 线粒体内膜 磷酸化 氧化 线粒体ATP合酶 ATP酶复合体 F0:为疏水蛋白质,是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中的质子通道。 F1:为亲水蛋白质,由?3 ?3 ???亚基组成,催化生成ATP。 OSCP: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位于F0与F1之间,使ATP合酶在寡霉素存在时不能生成ATP。 ? ? ? OSCP ? F1 H+通道 ? ? ? ? FO 柄 DCCD结合蛋白 基质表面 外表面 ? 美国科学家保罗?博耶(Paul Boyer)为解释ATP酶作用机理,于1964年提出构象变化假说(现称旋转催化假说)。认为电子传递使线粒体内膜的蛋白质构象发生变化,推动了ATP的生成。 1994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沃克(John E.Walker利用牛心线粒体F1-ATP酶的晶体结构,证明了在ATP酶合成ATP的催化循环中,三个β亚基的确有不同构象,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保罗?博耶的假说。 旋转催化假说认为,ATP合酶β亚基有三种不同的构象,一种构象(L)有利于ADP和Pi结合,一种构象(T)可使 结合的ADP和Pi合成ATP,第三种构象(O)使合成的ATP容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