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等译,方平、方重、吴兴华等校,人民文学出版社,6卷本文字版).pdf

[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等译,方平、方重、吴兴华等校,人民文学出版社,6卷本文字版).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等译,方平、方重、吴兴华等校,人民文学出版社,6卷本文字版)

〔英〕莎士比亚 著 莎士比亚全集 (一) 朱生豪 等译 前      言   1 前  言 威廉 ·莎士比亚 (1564— 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 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创作除早期写的诗歌外,主要是用 无韵体写的诗剧三十七部。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喜 欢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在 自己的著作中经常引用莎士比亚 的戏剧作品和人物,而且在论及戏剧艺术时充分肯定莎士比 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他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上的 ① 杰出成就,提出 “莎士比亚化” 的创作原则,即不从抽象概 念而是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 明的典型人物。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认为戏剧的发展应 当是“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 ② 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 ; 在人物的性格描写方面,恩格斯要求拉萨尔 “稍微多注意莎 士比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意义”,并说:“我认为,我们不应 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 ③ 莎士比亚。”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第 340页,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② 同上,第 343页。 ③ 同上,第 344页。    前      言 2 一 莎士比亚于一五六四年四月二十三 日出生在英国中部斯 特拉福德城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幼年在家乡的文法学校念 过书,学习拉丁文、文学和修辞学。后来家道中落,曾帮助 父亲经商,一五八七年左右只身到伦敦谋生,据说从事过马 夫或仆役一类当时被看作 “最下等的职业”。后来当了演员和 编剧,随着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有比 较广泛的接触。他在剧团里扮演过像 《哈姆莱特》中的鬼魂 之类的配角,也担任过导演,但主要是编写剧本,开始时不 过是给旧剧本加工,逐渐由加工而改写,或自己创作。他后 来成了剧团的股东,一六一三年左右从伦敦回到家乡,一六 一六年四月二十三 日逝世。莎士比亚在世之日只见过自己的 少数剧作出版,有些还是出版商未经他本人同意私自印行的。 死后七年,才由戏剧界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第一个 莎士比亚戏剧集,即后人所谓 “第一对折本”。莎士比亚的朋 友、著名戏剧家本 ·琼孙曾为这部戏剧集题词,称莎士比亚 为 “时代的灵魂”,说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 纪”。 二 恩格斯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 “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 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 人—— 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 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①。莎士比亚便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前      言   3 英国剧坛上这样的一个 “巨人”。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文学运动开始较晚。由于连年战 乱 (英法百年战争、被史家称为 “红白玫瑰战争”的封建内 战),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直到一四八五年都铎王朝建立,削 平封建贵族的内乱,英国国内才出现统一的局面。十六世纪 上半叶,亨利八世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打击封建贵族和 封建教会,没收教会的土地分给新贵族或廉价卖给新兴资产 阶级。到了十六世纪下半叶伊丽莎白王朝,中央集权的王权 已经比较巩固,资本主义经济经过较长期的原始积累,已初 步繁荣,文学艺术也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迅速发展,诗 歌更是盛极一时。而用诗体写作的戏剧,经常在乡村巡回演 出和在大众化的剧场上演,与人民群众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不 仅最为繁荣,而且最有成就。一五八八年英国击败入侵英伦 海峡的西班牙 “无敌舰队”,整个伦敦欢欣若狂,国内爱国热 情空前高涨,因而在这个时期,洋溢着乐观主义的喜剧和以 英国历史为题材的戏剧十分流行。 但到了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英国国内情况发生急剧 的变化。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和经济繁荣,主要依靠剥 削国内广大的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特别是为了输出羊毛和 发展毛纺织业,“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深入农村,使无数农民 流离失所。农村中大片土地荒芜,乞丐遍野。伊丽莎白女王 有一次巡游全国,也惊叹 “到处都是穷人”!十六世纪末全国 缺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卷第 445页,人民出版社 1972年版。 粮,粮价高涨数倍,给开始繁荣的资本主义经济投下阴    前      言 4 影。一六○七年,中部各郡农民难以生活,曾发动规模相当 大的起义。 另一方面,王权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长期联盟在十六世纪 末也开始解体,彼此间的矛盾 日益加剧,资产阶级革命风暴 已在酝酿中。在资产阶级内部,主张禁欲主义、仇视民间戏 剧的清教徒势力也在迅速扩展。人文主义者要求的思想自由 与学术自由,已受到封建残余势力和资产阶级内部清教徒的 双重威胁,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到了强弩之末,文化危机已 露端倪。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改革现实的理想日趋破灭,有些 剧作家也脱离了人民,投靠腐朽的宫廷贵族。一六四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