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经济学备考1.doc
试题类型:5个名词解释、选择题10个、判断题10个、简答题3个(问答)
绪论:
1.土地经济学发展历史、内容、特点、学科成立标志事件
17世纪末,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第一次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并对级差地租、土地价格等作了初步的阐述。此后,杜尔阁、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相继对若干土地经济问题进行了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人口理论和土地肥力理论及地租地价理论,这些成为马克思主义土地经济理论的核心部分。
列宁的土地国有化理论等,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土地经济理论。
(学科成立标志)直到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伊利和莫尔豪斯合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出版,标志着土地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土地经济学的对象
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土地利用中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土地利用中形成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3学科性质
土地经济学是生产要素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是具有概论性、综合性的土地学科;具有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双重属性。
4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制度、土地资产流转。
5.土地的特性
(重点,选择题)经济特性:供给的稀缺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效益)、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报酬递减的可能性(研究适当的土地利用强度和投资结构,实现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对土地利用实行规划管理,政府部以社会代表的身份行驶征用权监督权)
第二章 供求理论与土地供给和需求
1.土地的经济供给
概念: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因用途利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供给数量。是可变的,有弹性的。
2. 土地经济供给的变动特征
供给量与价格正向变动,这就是供给法则;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这就是需求法则。土地数量的供不应求是绝对的,因此,从长期看,土地价格的上升是必然趋势。
3.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
名词解释: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行政范围内减少的耕地总量和开垦增加的耕地总量保持动态的平衡。
现行政策存在的问题:没有考虑区域差异性;重数量上的平衡,忽视质量上的平衡;不重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缺乏经济可行性分析
未来:加快耕地产权制度建设;重视耕地的非生产功能,提高全社会的耕地保护意识;采用综合措施,激励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对耕地的侵占;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扩展农业产业的经济收入
1.土地报酬增减变化的三个阶段对应的两个点(重点看并理解课本P56)
第一个点:此处(投入为2.6单位)平均产量最大点,对应总产量曲线上的N点(无特殊处);在此阶段内,边际产量达到最高点M,与之相对应的I点叫转向点(或折点)。(I点之前为报仇递增阶段、I点之后为报酬递减阶段)
第二个点:投入为5.2单位的R点(边际产量为0),对应总产量曲线的T点(总产量最高点),此处生产弹性降至0。
2.边际报酬(产量)的含义
边际产量(即边际报酬或边际生产力),系指每增加一单位变量资源所能增加总产量的数量。
3.土地集约利用的含义,如何衡量
名词解释:在土地上合理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衡量指标:
土地利用(经营)集约度:每单位面积土地上所投劳动和资本的数量多少;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
土地投入强度:单位土地固定资产投资平均额、城市人均道路面积;
土地使用强度: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城市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
土地经济效益:单位土地二、三产业增加值、单位土地工业产值、单位土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面积财政收入
第四章 区位论与土地资源的空间位置(重点章节)
1. 区位的概念
名词解释:区位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位置、场所,其二是指定位、布局。区位就是自然的位置加上人为的选择。
2.屠能理论的基本假设(了解做题——选择题)
屠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假定条件:
(1)“中心”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独立”城市最外围是荒野,以此与其他城市地区隔绝,城市与农村区域进行产品交换;
(3)“均质”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运费与重量、距离成正比”假设有可通航的河流和运河,马车是城市和农村间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
3.逆图能圈理论(重点理解原因)
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屠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的“逆屠能圈”。
他指出,屠能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即使现在也基本同现实相吻合,然而,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却表现出同屠能圈模式正好相反的地理现实。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城市周边地区,“无秩序开发状况”随处可见。在城市近处的农民,由于农地可以随时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因此,对农地的资本和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