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福建省幼儿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学前心理学9~10按章节整理.doc

2015福建省幼儿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学前心理学9~10按章节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福建省幼儿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学前心理学9~10按章节整理.doc

第九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一、?答:(1) 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行为更多是直接争夺或破坏玩具或物体 ?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 ?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5. 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答: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特点及具体表现有: ①在游戏活动兴趣方面表现出差异:男孩更喜欢有汽车参与的运动性、竞赛性游戏,女孩则更喜欢过家家的角色游戏。 ②在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表现出差异:研究发现,3岁的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另外,男孩之间更多打闹,女孩则很少有身体上的接触。 ③在个性和社会性方面表现出差异:研究显示,4岁女孩在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关心人与物三个方面优于同龄男孩;6岁男孩的好奇心和情绪稳定性、观察力优于女孩。 6. 举例说明同伴交往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7.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影响因素。 答: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①亲社会行为的萌芽阶段(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表现出初步的分享、援助等行为。 ②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分享行为有所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各性差异。 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生活环境,如社会文化、电视媒介等。 ②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如家庭、同伴相互作用等。 ③移情 8.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①亲子关系的发展。 ②同伴关系的发展。 ③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 ④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⑤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9. 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父母的惩罚 ②榜样 ③强化 ④挫折 10. 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其主要特点。 答:①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②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③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④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的评价。 四、论述题 1. 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答: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1岁前儿童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别开,甚至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逐渐地,儿童知道了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就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②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 孩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的前提是要和妈妈分离。随着孩子会叫“妈妈”,说明孩子已经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③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 儿童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 ④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以后) 进入幼儿期后,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2. 联系实际说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 1.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工作都十分繁忙,或经常外出工作,所以,有的父母就把孩子长期托付给家中老人或其他亲属抚养;有的父母则干脆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其中,第一种现象在当前我国农村尤为突出。这样使得很多学前儿童不能经常与其父母见面,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亲子关系越来越淡漠…… 请您结合案例,分析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并谈谈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依恋。 答:(1)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的探索能力。研究表明,早期安全性一脸的孩子在2岁时产生更多复杂的探索行为,儿童对事物产生积极的兴趣,主动去活动、探索。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证明,安全型一脸的儿童比不安全型儿童更容易接触,情绪比较愉快,牢骚少,攻击性低,具有更强的社会性适应能力 (2)形成良好依恋的措施。注意“母性敏感期”的母子接触,有研究认为,最佳依恋的发展需要在“母性敏感期”孩子与母亲的接触。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研究表明,孩子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会造成孩子的“分离焦虑”,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如抱孩子,还要适当和孩子一块玩耍。 ? 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做出反映。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如找人、哭闹,并给予一定的关照。 第十章 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 6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