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企業輔導工作方向調整之研析-台灣綜合研究院
中小企業輔導工作方向調整之研析
研三所 戴肇洋
一、前言
誠如許多研究文獻或資統計料顯示,中小企業受到廠商規模
較小、先天資源較為不足限制,在經營上通常無法利用內部自行
成長,必須藉由政府相關單位所提供的政策工具給予妥適度輔
導,才能有效協助其解決經營困境。
不過,由於近些年來國內經營環境變化極大,加上產業結構
轉型加速,長期以來政府所提供的政策工具,必須隨著廠商經營
模式改變有所調整,例如:製造結合服務延伸市場商機、創新研
發取代加工代工提升附加價值、策略聯盟取代單打獨鬥參與國際
市場、文化結合創意塑造產品特色等,均是近些年來國內中小企
業為了因應環境變化,強化競爭優勢,在其經營思維上,從量的
增加轉型為質的提升所採取的策略。
是故,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除了既有中小企業輔導政策願景與
目標必須有所調整之外,而且各項輔導策略與措施,更應配合新
的經營環境變化趨勢,釐清政府在輔導工作上所應有的角色,同
時定期重新規劃,俾以滿足中小企業需求。
亦因如此,本研究除了檢視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現行中小企業
輔導策略與措施,觀察其與業者之需求有無存在落差之外,其目
的在於,盱衡中小企業未來在經營環境上可能發展趨勢與較迫切
的輔導需求,試行研擬未來中小企業輔導工作應有方向,期能提
供經濟部中小企處作為規劃今後輔導工作計畫與內容依據,俾使
政府輔導資源能夠有效配置與充分發揮。
二、輔導工作落差所在
輔導中小企業成長發展,是現今許多先進國家在規劃其整體
經濟政策上極為重要的一環,我們亦不例外。亦即在「中小企業
發展條例」制頒的同時,隨即依據法令另行訂定中小企業輔導相
關法規,俾以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以及輔導其自立自強。其
中,最重要的則是訂定「中小企業輔導體系及實施辦法」,並且
於民國八十一年七月起開始實施,分別設置經營管理、財物融
通、資訊管理、生產技術、研究發展、工業安全、污染防治、市
場行銷(之後分成國內市場行銷與國外市場行銷)等八大輔導體
系;之後,又於民國八十三年七月再行設置品質提升、互助合作
輔導體系。至於在推動上,除了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之外,另有經
濟部工業局、國貿局、商業司等單位,透過各項輔導工作計畫共
同參與,可以說是已建構出一個頗完整的中小企業輔導工作分工
體系。
但是,時至今日,國內、外經營環境產生急劇變化,中小企
業輔導需求亦有極大不同,使得政府在輔導工作上出現一些落
差,這些落差大致可以彙整歸納如下:
(一)輔導機制落差
1.中央政府相關單位輔導資源分散,缺乏橫向整合協調
中央政府相關嗶位中小企業輔導資源欠缺有效整合,以致未
能完全發揮綜效,應是中小企業輔導供需差異最大關鍵所在。由
於中小企業輔導工作上所涉及的政府相關單位很廣,雖在政策措
施協調上,行政院設置「行政院中小企業政策審議會」協調各部
會間與中小企業輔導工作有關的政策,以及經濟部設置「經濟部
產業發展諮詢委員會中小企業審議會」審議各局處間與中小企業
輔導工作有關的措施,但在執行上 ,上述機制並無法定約束權
力。亦即政府中小企業輔導主管機關所研擬規劃的相關輔導工
作,在橫向聯繫協調有所不足下,不僅輔導資源分散與未能有效
配置,而且極易發生部分輔導工作項目雷同或重疊之處。
2.地方政府配合資源投入略顯不足,難以落實深化輔導
在理論上,地方政府最為瞭解其地方產業發展特性與方向,
例如:具有哪些產業資源、存在哪些產業優勢等,因而在輔導工
作上,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是,長期以來卻因地方政府在
參與中小企業輔導工作上所投入的能量不足,以致輔導工作未能
深化,亦是中小企業輔導策略供需差異原因所在。
3.產學合作管道尚未完全接軌,影響創新研發能量
在經營環境急劇變化下,利用獨有的技術與創新的觀念,不
斷創新產品或朝向新的事業領域轉型發展,乃是中小企業持續生
存發展最佳途徑。然而,中小企業在新的領域創業、創新過程中,
除了風險成本較高之外,資金籌措、人才吸收、資訊取得等方面,
均有需要藉由公、私部門資源給予必要協助。亦因如此,如何強
化產學合作機制,已成為今後努力之課題。
4.輔導資源聯結績效評估猶待落實,難以彰顯成果
多年以來,對於中小企業輔導工作績效評估,在作法上大多
採取較常用的「量化」指標,作為判斷輔導計畫是否已達成預期
目標的參考,以及據以研擬之後是否仍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