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 基因突变的原因、 特征与性状的关系 1. 基因突变的原因分析 (1)外因:某些环境条件(如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2)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中碱基对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从而改变了基因的结构。 2.基因突变的特征 (1)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2)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3.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如某些碱基的增添或者缺失,引起部分氨基酸改变,进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①不直接编码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 ②碱基替换前后所对应的氨基酸未发生改变。 ③由纯合子的显性基因突变成杂合子中的隐性基因。 【例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 C 【解析】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不定向的特点,即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 二、对基因重组的理解 基因重组的三种类型 【友情提醒】基因重组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最重要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例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基因重组可能产生多种基因型 D.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重组 B 【解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变异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故B错。 1.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基因突变一般随个体死亡而消失,发生在生殖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可以传递给后代。 2.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 3.基因突变发生于所有生物中,一般发生于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 4.基因重组未产生新基因,只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表现型(或新品种)。 5.不管是基因突变还是基因重组,发生时均具有不定向性,也就是说,可能出现更加优良的性状,也可能出现更加不适应环境的性状。 1.(2011·海南卷)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合成氨基酸甲 B.野生型大肠杆菌代谢可能不需要氨基酸甲 C.该突变株可能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 D.该突变株中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功能可能丧失 B 【解析】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突变株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这说明氨基酸甲是大肠杆菌生长所必需的。野生型大肠杆菌能自身合成氨基酸甲,而突变株由于基因突变无法产生氨基酸甲合成所需的酶或该酶的功能丧失。 2.(2012·海南卷)已知小麦无芒(A)与有芒(a)为一对相对性状,用适宜的诱变方式处理花药可导致基因突变。为了确定基因A是否突变为基因a,有人设计了以下4个杂交组合,杂交前对每个组合中父本的花药进行诱变处理,然后与未经处理的母本进行杂交。若要通过对杂交子一代表现型的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无芒×♀有芒(♂AA×♀aa) B.♂无芒×♀有芒(♂Aa×♀aa) C.♂无芒×♀无芒(♂Aa×♀Aa) D.♂无芒×♀无芒(♂AA×♀Aa) A 【解析】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如果A基因发生突变而变为a基因,这时无芒的纯合子父本AA产生含a的配子,当遇到含a的雌配子时,形成受精卵aa,将来发育的植株表现出隐性性状,所以最佳的杂交组合为:父本为显性纯合子,母本为隐性纯合子。 3.(2011·上海卷)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 B.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 C.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害的 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A基因既可以突变为a,又可以突变为A1、A2、A3……,它们互称为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来说的。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4. 种群中产生大量的可遗传的变异,这些变异的产生是不定向的,其中的“不定向”不是指( ) A.变异不一定与环境变化的方向一致 B.各种变异不可能与环境变化的方向一致 C.变异不一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0177消费心理学考点复习(考纲顺序整理)解读.doc
- 0177经济数学上解读.doc
- 0183消费经济学历年真题与评分标准解读.doc
- 195柴油机飞轮组有限元解读.doc
- 200个英语单词的起源解读.doc
- 206技术任务书解读.doc
- 221号文件解读.ppt
- 222高光谱遥感4解读.ppt
- 222基因在染色体上练习解读.ppt
- 222最好的七年级地理下册_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_新课标人教版解读.ppt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