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制度经济学导论 公共管理学院 张翔2013. 9. 16 第二讲 稀缺、竞争与约束 第一讲回顾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 理性人假设 稀缺 竞争和约束竞争规则 产权 作业情况 已收到张梓麟两篇,石佳铭,张雪,童魏烽,陈方舟一篇。 请张梓麟,常子昂,孙逸文周二中午共进午餐。 作业文件名:“姓名 第1/2次作业”。 第五周和第八周之前一天晚上十二点分别为第一次和第二次作业的截止时间。 孙逸文同学来信 第一个是你讲,在阐述“套套”和“特殊”的时候。详细讲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区别,按我的理解,您认为一个相关关系,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论证,从而可以转变一个因果关系。我觉得探讨要的更深一步。当用一个理论去阐述出一个相关关系时,是不是就一定能得出一个因果关系呢?另外一个角度说,当没有理论,是否就不能确立一个因果关系呢? ?我认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否。 因为科学是没有办法回避假说的。我觉得,当我们用一个理论去阐述一个相关关系时,无非是不直接假设AB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把这个假设向前回避了一步。举例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假设我们都像黑客帝国里一样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里,一切物理定律不过是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游戏,明天就会失效。换言之,一切科学,都只能建立在一些假设上。数学需要公理作为基石,相对论建立在光速不变的基础上。???? 孙逸文同学来信 所以,所谓建立理论不是最本质的东西,当AB之间有一个稳固的相关关系,当我们可以操作A来得到B的变化时,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因果关系的假设。那为什么要理论体系呢,理论体系的关键是让假设尽可能的少。让推导尽可能的简单。如果不用多假设A-B的因果,已经能从旧假设建立的理论体系推出来,那就好了。 但如果不能的情况下,一个科学性的假设A-B的关键要素是,必须可验错。也就是可错,而求不错。这就是到了我想提的第二点。 为什么中医不是科学。不在于没有理论体系,而在于就是定义模糊,左解释行,右解释也行,没有办法验错,这是整个中国古代“科学体系”的问题,什么都是五行阴阳,什么都说得通,但也不能发展了。 孙逸文同学来信 西方的科学基础,首先是亚里士多德确立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对定义精准的要求。另一点就是培根提出的实验思想。证伪哲学的核心是,科学一定是不能证明正确的(完全可以是都是上帝搞的鬼),一定是一个尚未证伪的假设。另外,就是这个假设应当尽可能简洁,清晰。???? 所以,可验错,简单。是更本质的原则,我觉得你的逻辑体系缺乏了“简单强大”这个要素,因此不能清晰回答为什么有元素周期表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可以假设我们观察到的一切都是小精灵的搞鬼。为什么不这么假设呢,因为考虑成现代化学的体系更简单,直接,强大,可推导,而且推导出来的都还没有被验错。 ?中医虽然不能以公理化,逻辑推导的方法理解,但是不是可以考虑用社会科学,从统计的角度去确立她的科学性。 张梓麟同学来信 在对经济现象的活动中往往有许多的约束条件,比如影响商品的交易因素有:商品的质量、商品的销售手段、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心理、甚至有道德或法律的约束等等。 但是我在阅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时却发现他的论述中考虑的只是商品的质量、价格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力和需求。 那么这种对约束条件的选择性简化是否违反了科斯所提出的“真实性”呢?要是违反了,那么面对如此繁杂的约束条件又该怎样入手研究呢?对于这些问题我还没想明白,希望老师不吝赐教。 两种简化:下棋 VS 地图 方云哲同学来信 张老师您好!我看完《经济解释》的一二章之后有一些地方还不明白,希望老师指教。 您在课堂上曾经让我们质疑“冰融化成水是物理变化”这个问题,而要质疑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质疑的是冰和水是否为同一种物质。我的看法是,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因为它们的分子相同,但是物质的定义是人为规定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似乎无法用某种事实来证明一个人为的定义。这样的一种假设既不是套套逻辑也不是特殊理论,我不知道这是否应该属于科学的范畴? 《经济解释》的第二章中提到,许多科学理论都基于一个人为规定的基础假设,且都不在这个起点上进行争论,而是经过用事实来验证基于这个基础假设推导出的可以被推倒的含意的方法来证明这个基础假设是否具有一定的解释性。那么,可否这么理解,这些基础假设也是人为的被规定是科学的一部分? 套套逻辑造就科学理论? 此外我还有一个疑问。基础假设推导出的可被推倒的含意被事实验证了,那么这个基础假设是正确的(或是在当下具有一定的解释性)。我觉得化学学科和数学学科的性质不太一样,一个联系实际,而另一个只是抽象的。化学中物质的含义可以经由其推导出的含意而被验证,那么数学作为抽象的学科,其基础假设譬如一加一等于二或是加减乘除的一整套体系是如何被验证具有一定的解释性呢? 在看完第二章之后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