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色素瘤治疗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内科 陈展洪 2014年9月22日 里程碑:Ipilimumab2013年全球销售额高达5.77亿美元 辅助治疗:高剂量干扰素1年方案 靶向BRAF 突变、MEK BRAF突变率:中国人:20.6%,西方:50% 2014年胰腺癌治疗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内科 陈展洪 2014年9月22日 关于辅助治疗不得不说的几点 25-30%的患者术后化疗后仍在1年内死亡; 辅助化疗有效,吉西他滨及5-Fu疗效相近; 辅助放疗地位仍有争议; 临床试验的患者是经过选择的患者,生存数据往往好于现实中患者。现实中有四分之一的患者由于各种手术并发症无法接受辅助治疗。 纳米技术:短碳纳米管 5月29日,来自美国莱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开发出了一种特殊定制的短碳纳米管,其或可以将药物运输到胰腺癌细胞中对癌细胞进行靶向杀灭作用。 研究人员称,这种碳纳米管,其可以以其较小的尺寸顺利通过机体的防御系统成功达到胰腺癌细胞,对癌细胞实施攻击。 目前仍在细胞试验阶段 免疫治疗: CD40激动剂 CD40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成员之一,CD40激活被认为是启动T细胞依赖的抗肿瘤免疫活性的关键步骤 《Science》:吉西他滨联合CD40激动剂治疗21例患者,4PR,11SD,PFS为5.6m,OS7.4m 动物实验显示并非T细胞或吉西他滨起作用 CD40激活的巨噬细胞快速迁移至肿瘤组织,促使肿瘤基质损耗,引起肿瘤细胞死亡。再次证实微环境的重要性 2014 ASCO GI:癌症疫苗 2014 ASCO GI会议上,公布了一项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随机II期研究新结果,数据表明与单用GVAX治疗相比,两种不同的抗肿瘤疫苗治疗(先GVAX序贯CRS-207)可提高生存期。接受至少两剂GVAX以及至少一剂CRS-207的患者以及既往接受两种及以上治疗方案患者的差异最大。 GVAX疫苗由已进行遗传修饰可分泌一种称为GM-CSF蛋白(这种蛋白可刺激免疫系统)的胰腺癌细胞构成。该疫苗与低剂量常见癌症药物环磷酰胺联用可增强疫苗疗效。 第二种疫苗,CRS-207,是一种李斯特菌,已经遗传修饰可供人安全使用,同时保留其刺激免疫系统的能力。具体而言,CRS-207已被改造以刺激产生间皮素蛋白免疫应答,而胰腺癌细胞中存在高水平皮素蛋白。 90例转移性PDAC(最常见的胰腺癌类型)患者中被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GVAX治疗序贯CRS -207治疗(A组)或单独GVAX治疗(B组)。几乎所有的患者既往都曾接受过至少一种化疗。 计划中的一项中期分析显示,两联疫苗疗法的中位总生存期明显较单独GVAX 长(6.1个月 VS 3.9个月)。一年后,A组约24%的患者仍存活,B组为12%。 接受至少三剂疫苗的患者中(占所有患者的70%),A组接受2剂GVAX以及至少一剂CRS-207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9.7个月,与之相比,单独GVAX治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4.6个月。 代谢途径 7月1日,发表在《Cancer 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可作为胰腺癌可能的治疗靶点。半乳糖凝集素1在正常胰腺中没有被发现,但在胰腺肿瘤中强烈表达。 这项研究观察到,消除小鼠体内半乳糖凝集素-1没有有害的后果,这表明它可能是一个安全的治疗靶标,没有不利影响。 总结:胰腺癌辅助化疗推荐 总结:胰腺癌姑息化疗推荐 2014中国专家共识 MPACT: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有生存优势 ACCORD及MPACT临床试验数据比较 二线化疗方案疗效一般,支持数据有限 1Pelzer JCO 2008 ;2 Berk Hepatogastroent 2012; 3 Xiong Cacner 2008; 4, Neuzillet World J Gastroent 2012 ;5 Takahara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13 ;6 Boeck Oncology 2007 ;7 Todaka ,Jpn 就从2010;8 Ko Br J Cancer 2013 靶向药物作为二线方案疗效差 1 Tang, JCO 2009 ;2 Kulke JCO 2007; 3 O Reilly Oncoligist 2010 ;4, Ko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2010; 5 Wolpin JCO 2009 ;6 Bodoky invest NEW Drugs 2012 ;7 Ko 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