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现代文学专章人物知识点.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章 小说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主要作品: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呐喊》《彷徨》小说集的出版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 【为什么说《狂人日记》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 1.主题现代性:强烈的反传统意识和忏悔意识,国民性批判。 2. 语言现代性:正文为白话文,与文言写成的小序之间构成文本间性和反讽。 3. 结构现代性:在写作上采用了日记体和片断结构,组成小说的文本,以二重互补的文本形式写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深刻的理性思考。用心理、情感、思想来组织叙述,是对旧小说的时代、地点、出生、身份交待,清楚叙述故事的反叛。 人物现代性:写一个疯子,在极端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下揭示真相。 5. 手法现代性:大量使用了意识流、心理分析和象征手法,这属于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 (《狂人日记》的主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揭露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吃人的本质。还具有强烈的反叛与变革精神。 《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 【什么是阿Q精神(阿Q 精神胜利法)?】 所谓精神胜利法是指人们在遇到失败或处于不利的情况下,用来自我安慰,获得精神上优胜,掩盖实质上的失败的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阿Q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1)妄自尊大 逃避现实。(炫耀过去: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期许未来: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2)讳疾忌医 自我麻醉3)自轻自贱 麻木健忘(用力的打自己两个嘴巴。)4)欺软怕硬 自欺欺人。 “我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这样晦气,原来就因为见了你! 【简述阿Q形象及《阿Q正传》的意义。】 阿Q形象 阿Q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落后不觉悟、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经济上:贫穷、一无所有 政治上:受剥削、受压迫 思想上:愚昧、麻木、不觉悟 《阿Q正传》的意义 1. 广泛的社会意义。小说通过阿Q这个典型,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深刻地揭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及其严重危害性,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并且将反封建的基本主题同社会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突出强调了反封建的思想革命和改造国民性主题的历史迫切性。 2. 深远的历史意义。阿Q精神作为一种历史和社会的病状,将长期存在,它将作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面容而时时警戒。 3. 普遍的人类价值。阿Q这个典型具有十分广阔的概括性,阿Q精神不是个别阶级、民族的现象,具有更大的普遍意义:不仅东方落后民族中会产生阿Q精神胜利法,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只要还有个人或集团处于落后与失败地位,就有产生粉饰落后与失败的精神胜利法的可能,因此阿Q具有普遍的人类意义。阿Q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数具有不朽艺术生命力的文学典型之一。 ◆从鲁迅那里,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两大主要题材:农民和知识分子题材。 ◆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 “改造国民性”是鲁迅重要的创作思想之一。国民性问题在晚清经由梁启超等人业已提出,五四时期曾进行过集中的讨论。鲁迅继承了梁启超等人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早在1903年留学日本时期就开始研究“国民性”的问题。现实的教训使他感到对于“愚弱的国民”,“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并因此弃医从文,以小说、杂文的形式在肯定国民性优点的同时,着重批判了中国国民精神的痼疾:主要是长期封建统治下形成的奴性,以期“引起疗救者的注意”,重铸国民灵魂。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1、外冷内热。2、以讽抒情。3、形喜实悲。 《阿Q正传》在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是其独特的“反英雄叙事”——对 “英雄叙事”传统的反讽戏拟,这是作品人物形象塑造、庄谐并出的悲喜剧风格生成,乃至杂文笔法由来等的根本原因,并且借此构建了与传统史传英雄叙事相悖反的“逆镜像式复合结构”。 《阿Q正传》要告诉人们的是:阿Q式的“革命”和杀害阿Q的“革命”,都只能使中国一天一天“沉入黑暗”;中国迫切需要真正的革命,而要使中国革命获得胜利,首先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和觉醒了的人民!批判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呐喊、彷徨中鲁迅开创的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题材及意义。】 一、主题深刻 延伸、扩展了《狂人日记》提出的反封建主题。1、对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揭示2、改造国民性思想 二、题材新颖 (一)农民题材小说 《呐喊》、《彷徨》中农村小说占有重要位置,开中国乡土小说的先河。鲁迅一方面把中国农民放在中国农村各种现实关系中加以再现,展现了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