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各位同学:你们好!我是本课程主持教师,期末将至,本次辅导将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期末考试方式、题型及重点复习题。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三、重点复习题   (一)填空题   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一般观察法)与(参与观察法)。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冲突和()冲突。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自我、()自我和()自我。   10.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与()。   11.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与他们的外在()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表情、()表情、()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二是()。   14.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与()三种。   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和()。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和()。   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根据认知对象的(),推测与判断其()的过程。   18.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和()三个阶段。   19.人际关系具有个体性、()和()三个特点。   2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除了个人特征外,还有熟悉、()、()和()。   21.斯腾伯格认为:爱情体验具有亲密、()与()三种成分。   22.舒茨(W.C.SChuts)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3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的需要、()的需要和()的需要。   23.解释攻击行为为什么会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和()。   24.根据攻击行为的目的不同可以将攻击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和()攻击行为。   25.他人在场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分两种:()和()。   26.服从根据服从的对象一般可分为:对()的服从和对()的服从。   27.勒温等人把群体领导方式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   1.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2.归因理论研究的创始人是(  )。   A.海德   B.维纳   C.凯利     D.贝姆   3.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  )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A.权威性   B.可信赖性   C.吸引力     D.相似性   4.由于受到外界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叫做(  )。   A.顺从   B.服从   C.从众     D.同化   5.“三个和尚没水喝”是一种(  )现象。   A.社会抑制   B.社会促进   C.从众     D.社会惰化   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宽大效应   7.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   A.选择性   B.双向性   C.整体性     D.易出偏差性   8.认知失调理论是由(  )提出的。   A.费斯廷格   B.海德   C.谢里夫     D.凯尔曼   9.“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