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太宗用人之道.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唐太宗用人之道.doc

第 PAGE \* MERGEFORMAT 6页 ..页眉.. 页脚. 浅析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摘 要: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唐代最有作为的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究其出现的原因,与唐太宗善于识人、用人密切相关。唐太宗用人之道的特点主要有:一、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二、知人善任,洞人不疑;三、科举取士,广揽人才;四、严以律己,虚心纳谏。 关键词:唐太宗;用人之道;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生于开皇十八年,武德九年继承皇位,卒于贞观二十三年。庙号“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唐王朝的实际奠基人。他在位期间国家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民族融合,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前无古人的盛世局面,其原因可能与唐太宗李世民高超的识人、用人之道密不可分。他的识人、用人思想丰富而系统,细腻而远见,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份光彩夺目的珍品。时至今日,对我们如何识人、用人仍有许多可以借鉴的意义。 一、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人才是事业之本,如何选拔和任用人才是关系到兴邦强国的大事,李世民深知此理。所以,唐太宗主张贤人政治,认为治国必先得人。他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19.贞观年间涌现出大批治国贤才,如李勣、魏征,张亮、戴胄、侯君集、张行成、马周等。参与朝政的大臣来自社会各 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19. “唯才是举”是李世民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即只要有才能就加以任用。做官是凭本领的大小,要的是真才实学,而不凭亲疏远近,不论门第的高低。他不仅从亲人、旧人中筛选贤能,加以任用,而且从疏人、新人甚至敌人中选出不少文武奇才,大胆提拔。他对古人所谓“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用人原则大为赞赏,主张任用官员只用贤能的人,不计资历,不看世族庶民,一概以贤才取用。 (一)不计出身门第,士庶并用 君主选用士族地主,魏晋以来殊为多见,甚至形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以致竟成为禁锢人才发展的一项弊政。唐太宗力整前朝用人之过失,把眼光转向广大的庶族地主,同时也不放过有才能的士族地主,采取了士庶并举的方针。如他早在藩府时,就注意物色有才能的庶族地主房玄龄、张亮、侯君集等人;同时也信用士族地主高士廉、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继位后,选拔士庶地主的条件更为优越了,王珪、韦挺、魏征、马周均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例如:马周,出身贫寒,当时是中郎将常何家中的一名门客。公元629年,唐太宗李世民让朝臣上书议论朝政得失,中郎将常何不识字,但是所上二十多条竟条条辩理精辟。李世民惊奇地追问常何,常何说是家里门客马周所作。李世民觉得他是个人才,立即召他进宫,但马周却迟迟不来,李世民不厌其烦的四次派人去请。李世民召见后,当场拜为监察御史,再迁中书令。马周为官时处事公正,清正廉洁,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唐太宗在提拔庶族贤能的同时,也并不排斥有才能的士族地主。如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是世家大族,又是唐太宗李世民早年的好友,文武双全,累建功勋。当唐太宗准备要他担任司空要职时,朝廷许多人担心这样做会被人说成是以私人治天下,长孙无忌自己也辞不就职,而唐太宗坚持让长孙无忌担任了司空职务。再例如:李玄道原是后魏陇西李宝家族,后来世代居住在郑州,就成为山东士族地主。贞观年间提拔为常州刺史,对工作兢兢业业,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褒美。以上史实充分说明了唐太宗识人,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是对国家有用之才,无论是庶族地主,还是士族地主,甚至是平民百姓,均可以提拔使用。 (二)不计旧怨,以诚相待 贞观初,唐太宗对侍臣说:“朕今孜孜求士,欲专心政道,闻有好人,则抽擢驱使。而议者多称‘彼者皆宰臣亲故’,但公等至公,行事勿避此言,便为形迹。古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而为举得其真贤故也。但能举用得才,虽是子弟及有仇嫌,不得不举。”吴兢.贞观政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68.他依据这样的原则,大胆起用前朝遗臣和异党中的忠良之人。即如王珪、萧瑀、裴矩、房玄龄、魏征、薛万彻等等。唐太宗知人善任的事例不胜枚举。最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用和重用。魏征,原来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谋士,官任太子洗马。在唐太宗与李建成争夺帝位继承人时,他劝李建成尽早杀掉唐太宗,以巩固太子地位。隐太子在玄武门之变被杀后,唐太宗斥责魏征离间他们兄弟间的关系,而魏征从容回答说,如果太子李建成要是听了他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下场,周围人都为魏征捏了把汗。唐太宗见他临危不惧,致死不悔,认为他是经国之才,遂封他为谏议大夫。再如:薛万彻最初也忠于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中血战宫门,失败后太宗多次派人传达旨意不治他的罪。他归顺后在平定突厥、吐谷浑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