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

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一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ppt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活动 比较我国几个区域城市化推进动力的差异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的主要动力 B、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 C、不同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起步时间是一致的,只是道路、水平存在差异 D、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必须的历史过程 2、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说明 ①区域经济要想腾飞,必须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工业要持续发展,不一定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③善于抓住机遇对于区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④影响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四、问题与对策 四、问题与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⑴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⑵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正在减弱。 四、问题与对策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②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城市竞争力下降。 ③对外来人口管理跟不上,引发了居住、交通、教育和治安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城中村”的现象普遍。 四、问题与对策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①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②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③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④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⑤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对策 1 产业结构调整 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对策 2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对策 3 加强规划与管理 ⑴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⑵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 ①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 ②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 P84“活动”1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是合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发育完善、级配完整的密集城市带。不同等级的城市各有其不同的定位,能够实现各级城市之间的合理分工,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P84“活动”2 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完整(五个级别均有),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单核模型。珠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相对单调,缺少规模巨大的“龙头”城市。以广州、深圳为区域中心,是双核模型。 P84“活动”3 距离上海较远的城市,因缺少腹地支持,地位很难发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P84“活动”4 南京应呼应上海,辐射周边。一方面呼应上海,另一方面南京要形成新的辐射,南京与周边的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和滁州等地,已形成了“一小时车程范围的都市圈”;南京又同上海、武汉、重庆一起,构成了长江流域四大区域经济中心,这使得南京担当了向西辐射和传递上海辐射的“纽带”。 P84“活动”5 三者在科技、文化、区位、经济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应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发挥区位优势,关键是突出长三角的窗口示范性,京、津、唐的科技性和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 苏南模式 与“珠江三角洲模式”不同,“苏南模式”是一种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既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苏南模式”中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为大中城市的工业配套和补缺起步,逐步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和优化。 温州模式 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缺乏.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有远离经济中心,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 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