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透视 考点透视 课标要求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知识梳理 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起步(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 1.国民经济恢复(1952年完成) 意义:为国家有计划的开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一五计划(1953-1957年) 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 方式:农 业: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 1.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失误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同时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 后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期间) 1.受文革影响,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2.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3.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其实质是对文革全面纠正,国民经济出现回升状态; 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文革结束后前两年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现了思想大解放。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农村改革 试点:1978年首先在安徽、四川的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内容: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责任制)。 作用:使农民对生产和分配有了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广:得到中央肯定后在全国普遍推广,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3.城市改革 开始: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内容:管理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所有制改革: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 分配体制改革: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 国内:改革遇到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提出: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 3.目标确立: 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发展: 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确立基本框架; 十五大进一步完善: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经济特区 1.概念: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设立: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中国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3.经济特区的发展: 发展外向型经济,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称为“深圳速度”。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 1.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学江西省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pdf VIP
- 教资考试 科二 教育能力(中学)(必威体育精装版最全课件).pdf
- 中南19ZD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pdf
- 2022年短视频运营实战试题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春节后复工开工第一课全文课件.ppt
- 2022大班下家长工作计划5篇.docx VIP
- 花齿铆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docx
- 《ISO 31000:2018风险管理 指南》实用指导手册(雷泽佳译2022-04).pdf VIP
- 优秀公诉人竞赛笔试试卷8+答案 .pdf
- 企业税收风险点大总结,知道了,税务稽查上门也不怕!!.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