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玉枢丹 功效:化痰开窍,辟秽化浊,消肿止痛 主治: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脘腹胀闷疼痛,呕吐泄泻,消肿止痛。 千金子霜,红大戟俱有毒。 麝香孕妇慎服。 * 湿偏盛者,送服苏合香丸 热已盛者,送服至宝丹,增强化浊开窍之力。 若神昏程度加重,由神识昏蒙转为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腻苔渐化,舌转红绛,乃湿热化燥,热陷心包,病变由气入营,当予清心开窍,可用清宫汤合“三宝”施治。 痉厥——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息风止痉。 * 营血分证治 概述湿热类温病的营血分证候,出现于病程的极期阶段,多由湿热化燥化火内陷营血而致。病情较重,病势危急。 清营凉血,开窍通络为大法,但邪入营血而兼湿阻气机或失血过多而气随血脱者,则当忌用,以免滋助湿邪或耗散元气。 * 暑湿内陷心营 【证候】灼热烦躁,目合耳聋,神识不清,时有谵语或四肢抽搐,舌绛苔黄腻,脉滑数。 以灼热烦躁,目合耳聋,神识不清,舌绛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治法】清心开窍,涤暑化湿。 【方药】清营汤合六一散,送服至宝丹。 * 六一散(《宣明论方》)滑石 甘草 清营汤有清泄心营暑热之功,六一散为清利暑湿的名方。 湿邪较重 —— 加菖蒲、半夏、助其温开燥湿; 抽搐明显 —— 加羚羊角、钩藤或止痉散,凉肝息风止痉。 * 外感引动伏暑发于心营而成卫营同病,症见发热微恶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安,舌质红绛,苔少脉浮细而数。 治宜透邪宣表,清营泄热,方选清营汤合银翘散加减。 心营热盛,下移小肠,症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或有谵语,口干不欲饮,小溲短赤热痛,甚则点滴不行,舌质红绛,脉细数。此为湿热郁蒸日久化燥,深入心营,邪热由脏下移入腑,致使泌别失司所致。 治宜清心凉营,养阴泻火,方选清营汤合导赤散或导赤清心汤(《通俗伤寒论》)。 * 2 热闭心包 瘀阻血脉 【证候】灼热不已,神昏谵语,口干漱水不欲咽,皮肤、粘膜出血斑进行性扩大,唇青肢厥,舌质深绛或紫晦,脉细数而涩。 【分析】此多由暑湿内陷心营证发展而成,临床表现更为严重。 本证以灼热不已,神昏谵语,皮肤粘膜出血斑,舌深绛或紫晦为辨证要点。 【治法】清心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犀地清络饮(《通俗伤寒论》) * 犀角地黄汤 —— 凉血散血为基础 桃仁、茅根 —— 凉血通瘀 连翘、灯芯草 —— 清心泄热 菖蒲、竹沥、姜汁 —— 化痰开窍 热瘀互结,兼气阴两脱,症见身热面赤,皮肤、粘膜瘀斑,心烦躁扰,四肢厥冷,汗出不止,舌色暗绛,脉虚数。急于凉血化瘀,益气养阴固脱,方选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 热瘀互结,兼阳气外脱,症见肢厥大汗,息微喘喝,神疲倦卧,面唇青灰,舌淡暗,脉微。急予益气回阳固脱,兼以化瘀通络,方选参附汤加丹皮、赤芍、桃仁。 * 3 湿热化燥伤络便血证 【证候】灼热烦躁,骤然腹痛,便下鲜血,腻苔剥脱,或转黑燥,舌质红绛。 以身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红绛为辨证要点。 【治法】清火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味。 * 薛生白说: “ 大进凉血解毒之剂,以救阴而泄邪,邪解而血自止矣 ” 。 犀角、生地、芍药、丹皮 —— 凉血止血 黄芩、黄连、黄柏、山栀 —— 泻火解毒 若出血量大,导致气随血脱,症见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脉微细。病势危急凶险,常因气脱阳亡而毙于倾刻,故首当益气固脱,急予独参汤或生脉散。 * 如脱固气复,由于阴损及阳,多呈脾胃虚寒,阴血亏虚之象,症见面色白光白,四肢欠温,倦怠乏力,仍有少量便血,舌淡脉缓无力。 治则: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方药:黄土汤(《金匮要略》) 临床上若见暑湿郁肺,损伤肺络,表现为灼热烦渴,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烦躁喘促,舌红苔黄而干,脉细数者,亦可按本方法治疗。 * 四、后期证治 1 、湿胜阳微 【证候】形寒肢冷,口渴胸痞,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以形寒肢冷,胸痞,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治法】温肾健脾,祛寒逐湿 【方药】薛氏扶阳逐湿汤(引《温热经纬》) * 2 肾虚失固 【证候】小便频数量多,甚至遗尿,口渴引饮,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脉沉弱。 此为伏暑病,邪气已退而肾气肾阳俱伤,肾虚不固之证。 以小便频数量多,腰膝酸软,舌淡,脉沉弱为辨证要点。 【治法】温阳化气,益肾缩尿 【方药】右归丸合缩泉丸 * 熟地、山药、萸肉、枸杞 —— 培补肾阴 肉桂、附子 —— 温养肾阳 鹿胶、菟丝、杜仲、当归 —— 强肾益精 诸药合用,则可温补肾阳 合入缩泉丸,增加固肾缩尿之力,用于伏暑肾缩虚小便失约者,较为合适。 * 4 、余邪留扰 气阴两伤 【证候】身热已退或有低热,口渴唇燥,神思不清,倦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疼痛患者的护理PPT (2).ppt
- 2024-2025一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和教案.pdf VIP
- AP计算机科学A 2009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omputer Science A 2009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集训专练(附答案).pdf
-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4年春季版).pptx
- AP计算机科学A 2019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Computer Science A 2019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2013-11-26-国能新能(2013)433号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pdf
-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x
- [整理]好玩的玩具.ppt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