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修正規定
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修正規定
1. 依據
本規範依據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三百零四條第二項規定訂定之。
2. 目的
2.1 以建築基地綠化設計增進生態系統完整性、減緩溫室效應、減輕熱島效應、改善生態棲地、減緩噪音污染、淨化空氣品質、美化環境以臻適意美質之永續環境。
2.2 提供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指標之統一計算方法與評估標準。
3. 用語定義
本規範之用語定義如下:
3.1 綠化總二氧化碳固定量(kg/m2)
建築基地內所有植栽在建築物四十年生命週期內,對大氣二氧化碳之理論固定效果,亦即指基地綠化栽植之各類植物二氧化碳固定量與其栽植面積乘積之總和。
3.2 植物二氧化碳固定量(kg/m2)
植物在建築物四十年生命週期內,單位覆蓋面積對大氣二氧化碳之理論固定效果。
3.3 大喬木
成樹平均生長高度可達十公尺以上之喬木。
3.4 小喬木
成樹平均生長高度未達十公尺或針葉型、疏葉型樹種之喬木。
3.5 大樹
樹胸高直徑0.3公尺以上之喬木。
3.6 受保護樹木
樹胸高直徑0.8公尺以上,或樹胸圍2.5公尺以上,或樹高十五公尺以上或樹齡五十年以上,或經主管機關認定為珍稀樹木,或具生態、生物、地理及區域人文歷史、文化代表性之樹木、樹林、綠籬、蔓藤等。
3.7 複層栽植
綠地垂直剖面包括喬木層、灌木層、地被層三層配置之植栽。
3.8 小苗
高度150公分以下或樹胸高直徑3公分以下之喬木。
4. 適用範圍
本規範適用於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篇第五章第四節規定之學校、第十二章高層建築物、第十三章山坡地建築及第十五章實施都市計畫地區建築基地綜合設計之新建建築物。
5. 評估指標
本規範以植物綠化總二氧化碳固定量TCO2為評估指標。
6. 評估基準
建築基地之綠化,除應符合其地方主管建築機關之綠化相關規定外,其設計之綠化總二氧化碳固定量值(TCO2),應高於建築基地之二分之一最小綠化面積與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三百零二條所訂之二氧化碳固定量基準值之乘積(TCO2C),其合格判斷式依(1)式為之。
TCO2>TCO2 C (1)
7. 指標計算法
新建建築基地之TCO2值依下列諸式計算之:
TCO2=(ΣGi×Ai)× α (2)
TCO2C=0.5 × A’× β (3)
A’=(A0-Ap)×(1- r) (4)
其中:
Gi:某植栽種類之單位覆蓋面積二氧化碳固定量[kg/m2],查表1。
Ai:某植栽之栽種面積基準(m2),喬木以表2之樹冠投影面積計算。灌木、花圃、草地以實際種植平面面積計算,蔓藤類以實際立體攀附面積計、其他則以實際密植平面面積計。但植栽之覆土深度必須合乎表1之規定始得承認之。
α:生態綠化優待係數,亦即針對有計畫之本土植物、誘鳥誘蝶植物等生態綠化之優惠(查表3)。最無特殊生態綠化者設α=1.0。80%綠地面積以上有生態綠化者優待係數為1.2,60%綠地面積以上有生態綠化者優待係數為1.1。此優待必須由設計者提出之整體植栽生態計畫說明書以供認定。
A0:基地面積[m2]。以申請建照基地一宗土地範圍為準。若為單一宗基地內之局部新建執照,可以整宗基地綜合檢討或劃定合理建築基地範圍內單獨檢討。
A’:最小綠化面積[m2]。
r: 基地法定建蔽率[--]。但申請案為分期分區之局部基地分割評估時,r為實際建蔽率且不得高於法定建蔽率,無單位,且當r>0.85時,令r=0.85。
β:單位綠地CO2固定量基準[kg/ m2]。查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三百零二條所訂之二氧化碳固定量基準值。
Ap(m2):執行綠化有困難之面積,指學校之球場、田徑場、游泳池等戶外教育運動設施、工業區之戶外消防水池、戶外裝卸貨空間、以及住宅區、商業區內依法應留設之騎樓、迴廊、私設通路或基地內通路等執行綠化有困難之面積。如田徑場、球場等,以場地線內面積計之。若無上述適用之基地,則設Ap為0。
1 各種植栽單位面積二氧化碳固定量Gi(kg/m2)
栽植類型 CO2固定量
Gi(kg/m2) 覆土深度 生態複層 大小喬木、灌木、花草密植混種區(喬木間距3.5m以下) 1200 1.0m以上 喬木 大喬木 900 小喬木 600 棕櫚類 400 灌木(每m2至少栽植4株以上) 300 0.5m以上 多年生蔓藤 100 草花花圃、自然野草地、草坪 20 0.3m以上
2 CO2固定量計算用喬木栽種間距與植栽栽種面積Ai基準
評估對象 栽種間距 樹冠投影面積Ai 新開發基地新種喬木(註1 市街地或一般小建築基地 4m 16 m2 學校、小社區公園、工業區或一公頃以上基地開發 5m 25 m2 都會公園、科學園區、或五公頃以上基地開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