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 解表药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论 常用中草药及方剂 第十章 解表药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第三节 常用解表方 引言 1.概念: 解表药是指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具有发汗,解肌的作用,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证。 2.分类: 3.使用解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应根据四时气候与体质的不同,恰当地配伍祛暑、化湿、润燥药或益气、助阳、养阴、补血药等。 ② 用量不宜太大或使用太久,以免发汗太过,耗伤阳气,损及津液,造成“亡阳”、“伤阴” ③ 炎热季节,腠理疏松,易出汗,用量宜轻;反之寒冷季节,用量宜大。 ④ 本类药物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1.麻黄 2.桂枝 3.防风 4.荆芥 5.紫苏 6.细辛 7.白芷 麻黄 1.来源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草质茎入药。 2.性味、归经 性温,味辛、微苦,入肺,膀胱经。 3.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4.主治与配伍: ①感冒:适于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是发汗的主药,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再配以杏仁,eg 麻黄汤。另,麻黄配桂枝、杏仁、苍术等治牛春雨闭汗症。 ②咳喘: 风寒咳喘:常与杏仁配伍以增强平喘止咳的功效. 肺热咳喘:常配伍石膏等,eg麻杏甘石汤. 风寒表证兼有痰饮的咳嗽:常与干姜、细辛、半夏等同用。 镇咳涤毒灵散: 用麻黄15g,配以石膏10g ,甘草10g、穿心莲10g,山豆根10g,蒲公英10g,板兰根10g、连翘7g、黄连3g、以清热解毒、止咳平喘。 支喉消炎散: 麻黄、杏仁、石膏、浙贝母、金银花、桔梗、大青叶,连翘、白花蛇舌草、批杷叶、山豆根、甘草。 用法:拌料或煎汁饮水。成鸡每只1g连用3-5天,可根据鸡大小或病情酌情加减,预防减半。 ③水肿: 适用于水肿兼有表证者,常与白术、生姜、甘草等配伍。 此外,因麻黄有温散寒邪的作用,常配合其他药物治疗风湿痹痛等证。 5、用量用法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 止咳平喘多炙用 6、使用注意: 表 虚 自 汗 阴 虚 盗 汗 虚 喘 附: 麻 黄 根 来源:?为麻黄的根。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经。 功效主治:?收敛止汗,治气虚自汗,配黄芪;阴虚盗汗配地黄。 研末外扑身上,治产后虚汗不止。 桂枝《本经》 1.药用部位及特征 用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入药。春、夏两季采收 ①嫩桂枝: 幼嫩而香气浓郁,品质较佳。 ②桂枝尖:原植物的细枝梢入药。 通血脉、散风寒之力较强。 2.性味、归经: 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3.功能: 发汗解肌,温经止痛,通阳化气。 4.主治与配伍: (1)感冒:主对风寒感冒,发热恶寒。若表实无汗,常与麻黄配伍,如麻黄汤;若表虚有汗,则与白芍同用,eg桂枝汤。 再如:桂枝、白芍、白芷 、炙甘草各10g,大枣3枚,煎汁入药,拌入饲料中治疗孤狸、水貂的感冒。 (2)痹证:主治寒湿性痹痛,尤其是前肢关节肌肉疼痛,可作为引经药,常与羌活、独活、秦艽等配伍。 (3)水肿: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的水肿,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eg.五苓散。 此外,与其他药物配伍可治疗心血亏虚脉结代、中焦虚寒和气血滞腹痛等痛证。 7、药物比较:麻黄与桂枝 相同点: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证 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桂枝:发汗力较缓和,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表虚有汗、表实无汗均可用。 紫 苏 1.药用部位及特征 用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叶、茎、种子入药。 夏秋季采收,生用 2.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脾经。 3.功效: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 4.主治与配伍: (1)风寒表证:适用于发热恶寒、咳嗽、无汗的风寒表证,常配伍杏仁、前胡、桔梗等,如杏苏散。 (2)脾胃气滞: 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肚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等症,常与藿香、半夏,陈皮等同用。 (3)胎动不安:适用于胎气上逆,胎动不安,常与砂仁、陈皮、木香等同用。 此外,紫苏鲜品外用,还有一定的止血效果。 5.紫苏不同部位入药功效比较: 生 姜 1.入药部位 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 秋冬二季采挖 2.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入脾、肺、胃经。 3.功效与主治: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 4.主治与配伍: (1)发表散寒:用于治风寒感冒,兼能温肺化痰,发汗作用较弱,只用于感冒初期。 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煎服,更多是辅助之品 (2)温中止呕:降胃气,治因脾胃虚寒的呕吐常与半夏配用。 素有“呕家圣药” (3)解毒:可解天南星、半夏之毒。 (4)温胃和中:常与大枣配用保护胃气。 5.姜的不同形式入药的功效比较: (1)生姜:主解表寒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